春節過 返京民工潮 辛酸依舊

  • 2004-02-02
(中時電子報)    農曆春節剛剛過完,各地民工又返回北京繼續出賣勞力。大批民工湧入北京,讓北京火車站看似生氣勃發,但是,這些民工所背負的辛酸,心事又有啥人知。

  北京這個大都市需要大量的外地勞工,包括城區改建、市區整潔等等,這些活兒北京人都基本不幹,幾乎全交給外地民工,舉凡保潔工、建築工、保母、搞衛生、餐館服務員大抵都是外地民工。春節過後,返鄉過年的民工紛紛返回北京工作崗位,把各種交通工具、場站塞得滿滿的,甚至還有些民工擠不上返京火車。根據北京市交通單位估計,最近這幾天每天有二十二萬外地民工搭乘火車進京,初九進入高峰期,到正月十一連續三天,每天鐵路客流超過二十五萬人。

  北京市當局為了紓解大量返京民工人流,除了增開加班車輛之外,特別調派空車南下接運民工。儘管如此,車輛超載情形仍然嚴重,甚至規定載運四十三人的大巴士,有的竟然塞進了七十九人,舒適固然談不上,連轉個身都牽一髮而動全身。

  民工返京,北京又從春節假期的閒散當中忙碌了起來;但是,民工付出的不只是勞力,還有血淚。老蒲,是四川遠赴北京的小「民工頭」。他說,沒辦法,老家山區經濟困難,家裡頭老的老、小的小,不出外掙錢實在過不下去。老蒲想了想說,家裡的小娃兒念個小學要花上八、九百元,上到中學增加到兩千多元,如果小娃兒爭氣,通過高考念個大學,每年更要花上一萬多元,不出外打工該咋辦?他說,晚到北京一天就少一天收入。

  老蒲還回得了家過年,老王的老家就在離北京不遠的河北,但是卻回不了家;他不是不想回家過年與家人團聚,而是因為沒錢回家、不敢回家。老王這一夥民工被「包工頭」積欠了七、八千元工資,每個民工多則八、九百元,少則兩、三百元。年前包工頭推說年後給,年後打包工頭的電話,包工頭根本不接;電話有人接了,也是包工頭的媳婦敷衍幾句。問起老王包工頭積欠工資的原因,老王說,「他也說不上什麼理由,就是不給!」老王知道包工頭的住處,但是,「一個人也沒辦法去!」有個河南民工向包工頭索討工資,反而被包工頭的姪子打了一頓。

  老王在老家有兩畝多地,但是,「種地也是賠錢!」由於家裡還有老父要養,媳婦又只能在家燒飯,老王在老家欠了點錢,「身上沒有錢不敢回去!」大過年的看家家戶戶團圓圍爐,老王隻身待在北京「只能跟家人打個電話問候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