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前法務長周延鵬 獲聘為金門縣政顧問

  • 2004-02-25
 ︵中央社記者倪國炎金門二十四日電︶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前法務長周延鵬律師,今天從金門縣長李炷烽手中接受金門縣政府縣政顧問聘書,離鄉二十六年的他,願以鴻海發展經驗,回饋金門老家。
 周延鵬上午在金門縣政府擴大月會上,接受縣長李炷烽頒發縣政顧問聘書,並應邀作專題演講,將全國最大民營製造業鴻海公司的成長經驗與縣府幹部們分享,包括透露公司唯一不挨批的是風水師的秘密。
 身為鴻海集團第一位法律員工,一手創立目前有四百多位法律、智慧財產及各種技術領域專家的鴻海中央法務處,周延鵬指出,鴻海之所以能夠由一個小工廠,變成臺灣最大的民營製造業,原因在於掌握了創業精神和核心的競爭力。
 他說,過去,日本和美國的企業,常用專利訴訟將台灣的企業逼出科技領域,鴻海面對殘酷的國際競爭,以生存意志做為動力,對台灣的家電、汽車等做了澈底的分析,然後設定一個願景,期待自己在十年之內,成為大中華地區最大的連接器製造公司。於是,在董事長郭台銘(新聞、網站)的領導下,對體質做了大幅的改造,重點包括人才的改造及技術的自主性,開創自己的天空。
 周延鵬回憶,一九八七年加入鴻海,當時公司生產電腦中的兩個連接器,員工約三百人,資本額才新台幣五千萬元,在他去年十一月十五日從鴻海法務長一職退休,目前鴻海資本額已經三百億元,年營業額三千五百多億元,他親眼見證了鴻海的興起。
 選擇在四十四歲的壯年急流勇退,周延鵬說,長年帶著鴻海法律兵團在海外開疆拓土,兩年前他九歲的兒子要求多陪他,一語讓他驚醒,因此,決定割捨下一手創立的鴻海中央法務處,重新規劃人生。
 周延鵬為金門縣金城鎮人,一九七八年自金門高中畢業,負笈台灣求學,畢業於輔仁大學法律系,離鄉二十六年,他認為,金門要發展,不外乎是尋找屬於自已的競爭優勢,例如如何讓金酒文化被世界品頭論足?如何讓閩南文化至少具備區域的能見度?先找出定位,再運用一般企業的策略規劃的方法,訂出項目及優先順序,讓經濟得以活絡發展。
 周延鵬目前為政治大學科技政策與法律中心研究員,並開課傳授跨國智慧財產權、智慧資源保護等相關課題,由於金門縣營金門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積極進軍大陸和海外市場,周延鵬也願以其所學,協助金門高粱酒打開世界通路,回饋自己的家鄉。9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