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纖維有助降低膽固醇

  • 2004-04-24
(中時電子報) 一般人認為內臟的膽固醇含量高,只要少吃,就不用擔心血膽固醇高的問題,其實體內的膽固醇可由食物中攝取獲得,亦可由體內自行合成,一般人能自動調節體內膽固醇量,當來自食物的膽固醇量多時,體內膽固醇合成量就相對減少,不過有些人的調節失效,當熱量或高膽固醇食物攝取過多後,血膽固醇值就升高。
 而飲食中除了動物內臟含有高量的膽固醇外,其他動物性食品如蛋黃、烏魚子、小魚干、小卷等的含量並不低,另外肉類與魚類的膽固醇含量雖然比動物內臟含量低,但肉類攝取太多也會增加膽固醇的攝取量,對喜歡吃肉的人,應該限制肉類攝取量。
除了限制膽固醇的攝取之外,根據研究,增加飽和脂肪酸的攝取也會促進膽固醇的合成,因此降低血膽固醇的同時,亦應限制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動物性食品,如豬肉、牛肉、家禽等肉品,烹調用油如豬油、牛油、奶油等,另外在西點的製作、炸雞、炸薯條等食品常用的酥烤油也是飽和脂肪酸來源。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膳食纖維可以減少膽固醇的吸收,但因現代人飲食精緻化,使得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容易被忽略。除了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纖維,未加工的豆類及全榖類食品亦是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此外利用黃豆製品取代部分的肉類,不但可以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同時也有降低膽固醇作用。
 體重過重或肥胖者,減輕體重後也有助於降低血膽固醇,但減重不宜太快速,建議每周減輕0.5至1公斤或每個月減少2至4公斤為宜。若有喝酒習慣的人應避免過量,因為酒代謝後也會產生熱量,容易造成肥胖,而且飲酒過量也容易引起肝臟機能障礙。
 除了控制飲食中的膽固醇、肉類及精緻甜食外,應多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並適當調整生活型態如壓力的調適、戒菸及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均有助於降低血膽固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