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深為眩暈所苦,天旋地轉的感覺讓我吃足了苦頭。
(中時電子報 )我 不敢外出,因為沒有任何預警的眩暈,一旦發作就是天地倒轉、上吐下瀉;即使在家裡,也不能隨意更換姿勢,因為哪怕只是一個低頭或轉頭的動作,就可能招來眼前一片昏暗,整個人載沉載浮的感覺。那段日子,我完全依賴打點滴及服用止暈藥苟延殘喘的度日。
這樣的日子當然既無奈又讓人氣餒,懊惱一陣子後,我決定勇敢接受眩暈的考驗。首先,慢慢減少吃止暈藥的次數,在身體不適的時候練習靜坐,讓自己專注於一吐一納的調息中。
其次,多方閱覽有關眩暈的文獻,後來我得到的結論是眩暈與長期的壓力有關,釋放壓力,我從「走路」開始。
我將走路分成慢走、快走、倒退走三類。慢走就是輕鬆的散步,挺直胸膛、放鬆肩膀、雙手自由擺動;雙眼柔和地與眼前景物行注目禮,腦子則盡量放空,不做無謂的思慮。
快走是加快腳步,雙手時而上舉、時而左右晃動,當然還要扭腰擺臀,務必讓自己心跳加快、全身流汗,此時全身的細胞也復甦起來。倒退走則是刻意後退走路,邊走邊數步伐,數到一千時,內心充滿成就感,因為倒退走對身體的平橫感最有幫助。
慢走讓我神清氣爽;快走讓我體態輕盈;倒退走讓我信心滿滿。就這樣,半年後我發現眩暈的次數明顯降低,於是我決定無論如何忙碌,每天都要走路,包括騎樓、學校的操場或山林小徑,都有我的足跡。
而今我估計自己每天走路約五千步,周末假日也有十公里的腳程,如今我不再眩暈,外出逛街或旅行時,體力充沛、神采奕奕,讓人羨慕不已呢!
小妙方 三種走路法 不再天旋地轉
- 200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