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記者許加泰/縣府報導
縣政顧問薛承泰昨日在金門縣政府發表演講。他提出「時空錯置論」與「大學崩盤論」,希望參與決策者的人,要能善加運用「社會人文資料庫」,立足於專業,不能依賴過去的經驗來制定未來的政策。
金門縣政府為了讓縣政顧問發揮「用智鋪謀」的功能,邀請目前擔任大學教授的顧問蒞府演講。臺大教授薛承泰昨日先以︿金門社會人文資料庫與電子地圖的構想﹀為題發表演說。六月一日及八日,另有臺大教授何國傑和中興大學教授呂金誠的演講。
主任祕書翁廷為致歡迎詞時表示,縣政顧問薛承泰是臺灣大學教授兼「台大人口與性別中心」主任,他對當前社會、教育、政治提出過很多批判及改革的意見;對金門尤其關心,希望成就自己家鄉的子弟,並認為金門最有條件率先建構中華民國第一的電子地圖!
薛承泰在演說中表示,民國四十年到五十五年是臺灣地區的「戰後嬰兒潮」,每年有四十萬的嬰兒出生;六十五年到七十一年是「第二波嬰兒潮」,但只維持了六、七年。兩波嬰兒潮間,每年出生嬰兒數約為三十五、六萬;在第二波嬰兒潮之後,每年出生的嬰兒數則有銳減的現象。因此,今年的大學考生(七十五年出生),數量比去年的考生(七十四年出生)少了四萬人;比七十一年的考生(今年唸大四)則少了十萬人。去年大學的錄取率就已高達八成五,這一、兩年我們又陸續成立了許多大學,因此今年將首度出現大學招不到學生的現象,這就是所謂「大學崩盤」。
今年的大學考生在十八年前就已經出生了,我們的政府卻還在驚訝為什麼人數突然變少了?實在令人驚訝他們對基本資料的無知!這些決策者大多走過教學資源短缺的年代,所以一味想要朝廣設大學的方向去,卻忽略了政策的制定必須要迎向未來,而不是陷在過去的經驗,否則就會發生「時空錯置」。這種「時空錯置」的現象,不只讓我們的「大學崩盤」,也讓我們許許多多的政策發生問題!
薛承泰表示,什麼叫專業?專業就是要能在一連串待行的方案中,列出執行的優先順序!金門要訂出正確的決策,就要充實自己的社會人文資料庫,把它們做成電子社會地圖。只要在金門的電子地圖上點一下,例如點一下「珠山」,就可以知道當地的人口數、戶口數、人口結構、殘障數,舉凡社會、人文、民政、地政、交通等,各種非個人性、非私密性的集體資料,都可以在網路上呈現。如此一來,將有助於政府做決策,學者做研究,商人尋求商機,或讓一般人任意點選他們所需要的資訊。
他還介紹了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資訊系統)的運用。他指出,運用這套系統,可以將空間位置與各種人文社會資料進行連結,以多層次的方式,發揮「所見即所得」的功能,以充分滿足使用者。在演講過程中,薛承泰時偶出妙語。談到政治時,他說:國民黨執政時,像是長瘤的病患,想割卻怕痛;民進黨執政後,雖然四肢健全,卻像躁鬱患者,你不知道他會出什麼症狀;講高齡化的人口時,他說,以現代的醫學及基因科技,要讓每一個人活到一百二十歲,並非不可能,不過,一個人因為「一時衝動」的代價,就是要和對方共度一百年,「這是天底下最可怕的事!」而且,「二十年就是一條好漢」,當六、七代同堂時,彼此連怎麼稱呼都有困難!昨天到場聆聽演講的聽眾包括了基層員工、縣府參議及各局、室、所及事業單位的主管、各校校長等。
金門縣縣政顧問薛承泰返鄉發表專題演講
- 200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