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員工價值觀不同 管理方法迥異

  • 2004-05-13
︵中央社記者郭芳贄曼谷十二日專電︶台海兩岸工廠管理方法迥異,六、七年級的大陸青年員工比較肯學但忠誠度低,必須利誘和獎懲並重,台灣員工的工作態度積極但注重休閒,不能打罵必須用誘導,獎懲無效。四、五年級的大陸中年員工因受到文革影響城府較深,台灣中年員工肯為公司埋頭苦幹,善盡本份可以犧牲假日。
中國生產力中心品質管理組經理鄭琳鋒應邀在﹁曼谷地區工廠管理種子人才培訓班﹂,主講有關工廠管理品質,為期兩天。

他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以經常協助兩岸工廠改善管理品質的經驗指出,台商前往大陸設廠,在管理員工上,不能以台灣經驗來管理大陸員工,因為兩岸員工的文化價值觀完全不同。

他說,台灣青年員工態度積極,在穩定性上有高不成低不就現象。大陸青年員工比較肯學習,但有吃大鍋飯心態,若另有略高薪金誘引就馬上跳槽。管理大陸青年員工必須獎懲並重。反之,台灣青年員工遭受懲罰,馬上辭職離去。

鄭琳鋒指出,台灣青年員工重視休閒,假日和非假日分得非常清楚,台灣中年員工就不會有這種心態。大陸青年員工也重視休閒權利,但未有台灣青年員工由父母供應的足夠資源可以享受休閒活動,只好忍受。

台灣中年員工就肯自願為公司埋頭苦幹,不會計較假日等休閒權利,大陸中年員工受到文革影響,城府較深,台商必須學習去了解他們的心態。

台商在大陸設廠,在管理上必須重視兩岸文化價值觀的巨大差異,必須去認清大陸員工的不同。因台灣的人性本善觀念不能用在管理大陸員工,所以不能讓大陸員工長久在相同工作崗位上,必須定期更換工作,才能免除弊端。

此外,他說,管理大陸員工必須採取本土化,提升表現優秀的大陸幹部到更高層的管理職位,也就比較不會跳槽。為此,在大陸台商逐漸重用大陸幹部,減少台灣幹部,可以穩定員工的忠誠。

還有,兩岸受到各地方政府的待遇和條件的差異,也會使台商在投資和生產成本上會有不同的負擔。9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