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打算春節假期在國內旅遊嗎?台灣民宿業蓬勃發展,上網訂民宿成為家庭旅遊的新選擇,但網路的便利性也被歹徒當成詐財工具,如何避免買到﹁虛擬民宿﹂,觀光局和旅遊業者提供多項辨識秘訣。
還記得去年春節爆發的虛擬民宿詐財案嗎?有民眾高高興興地在網路上預訂房間,還用信用卡支付全額房費,沒想到一家大小到了當地,才發現是荒草一片。日前又有民眾發現﹁台灣民宿大本營﹂網站銷售的民宿,民宿﹂似乎又有死灰復燃的跡象。
預防花錢買到虛擬民宿,旅遊業者認為,透過有聲譽的旅遊網站訂房是自保的第一步。所謂﹁聲譽﹂一方面來自口碑,另一方面則是有公信力單位的認證,包括經濟部商業司認證的﹁資訊透明化信賴電子商店﹂、SOSA 優良電子商店,以及加入旅遊品質保障協會等。
台灣旅遊聯盟建議,瀏覽網頁時可以注意網址是否為﹁.com.tw ﹂,因為台灣民宿應該都會使用台灣網址,如果只有﹁.com ﹂或者出現簡體字,則可能是轉到中國大陸操作,似乎有意迴避台灣偵查。
另外,網站上是否有負責人姓名、服務時間、客戶服務電話等,旅遊業者認為,都可作為是否正派經營的判斷依據。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提醒,對於要求消費者先匯住房費、只留行動電話、價格特別低廉的民宿,最好提高警覺,事先向當地警察機關查證。
在網路廣告方面,消保會組長劉清芳表示,消保會基於保護消費者考量,已賦予網路業者把關責任,未來接受刊登廣告時,網路業者必須要求民宿業者提供當地里長市話、當地警察單位市話、當地合法民宿協會市話等查證機制,查證屬實後才能刊登廣告。
特色民宿也是近年交通部觀光局對外推廣旅遊的重要項目,觀光局長蘇成田已將整合有國際接待能力的民宿列為今年重點工作。鑒於國外旅客預訂民宿多透過網站,在展開國際宣傳前,目前觀光局網站的﹁行政資訊﹂和﹁觀光資訊﹂內,已可查詢取得合法登記的七百六十一家民宿名錄。
觀光局表示,合法民宿代表通過當地政府建築、消防、衛生安全審查,而且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不僅可避免被騙,安全也比較有保障。
虛擬民宿過年前捲土重來 網路訂房應慎選
- 200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