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灣雜誌)【張倩瑋】繼教育部長杜正勝到校地預定地進行視察後表示,連江縣政府應首重嚴密的意願評估與具體的調查,再做更進一步的規劃,至於法規方面,教育部會協助相關部會的協調工作。
繼金門開辦中國台商子弟教育三年後,馬祖也計畫從二○○六年八月起的九十五學年度開始試辦招收中國福建地區國中、小學階段的台商子弟回馬祖南竿鄉各國中、小學就讀,高中預備安置在國立馬祖高中就讀。教育部長杜正勝表示,金門開辦台商子弟至金門就讀計畫後,教育部基本原則也是希望能吸引中國台商子弟到馬祖就學,不過,他認為馬祖地方教育局應先研擬周延的計畫,尤其是具體的意願調查資料及協調相關法規問題。
學費近乎全免 較無銜接問題
台商藉由小三通前往中國人數日增,目前福州台商協會約有九百多家企業,台商有兩萬多人,在當地就學人數約一百多人,台商子女從福州至馬祖就學,船程僅需兩小時,福州市台胞投資企業協會表示,若馬祖可比照金門招收中國台商子女,是為福州地區的台灣學生開啟一扇方便之門。
正因為福州地區台商子弟有意願回台就學,因此,連江縣教育局便規劃中國地區台商子弟來馬祖就讀安置計畫,於明年開始試辦。連江縣教育局長林平銀分析於馬祖就學的好處,台商子弟熟悉目前頒訂的課程標準及九年一貫課程內容,這些內容比照馬祖的學生授課一般;且馬祖的民風純樸、治安良好;於馬祖就學享有教育部對離島學生各項優惠補助,營養午餐、交通費、學雜費等都有補助優惠,幾乎是「免費」,若再對照中國的台商學校或國際學校的收費,動輒每學期上千、上萬美元的學費支出,實屬利多;而馬祖教學課程、學制與台灣其他各縣市一致,若台商子弟返台繼續升學則較無銜接上的問題。
經地理、交通因素的考量下,馬祖可望以招收中國福建地區國中、小階段的台商子弟為對象,初步以國中、小學生各六十人為目標,如果需求擴大,將從九十六學年度擴大辦理。依目前現行制度規範下,林平銀表示仍需中央政府的協助,包括授權馬祖與中國福建省當局針對定期航班及台商子弟來馬祖就讀相關性事務進行協議;而陸委會、內政部對台商子弟往返手續的申請,依據新修正「離島建設條例」的中轉條款,對於在馬祖就學的學生及其親屬,期能給予每年不限次數的特別許可;並請相關單位協助宣傳計畫。
就讀人數不多 仍須廣為宣導
但教育部大陸小組執行秘書張夢麟以金門縣的經驗為例表示,自二○○三年開始,教育部便鼓勵位於中國廈門、泉州、漳州等地的台商送子女到金門就學,在統計與評估後,當初規劃人數計約有兩百名學生,但實際上,目前金門最多台商子弟最多計六十名而已,人數的落差來自於對台商的宣導不足,加上中國官方的阻撓、及學生年齡過小家長不放心寄宿等問題,因此他建議馬祖應先採集金門的經驗,加以配合各地的文化風情,發展有特色的教學環境,以吸引台商子弟就讀。
張夢麟更提醒著,對於台商子弟的就學問題,首重宿舍的規劃,由於台商子弟來馬祖就讀必定是寄宿於學校的方式,因此,宿舍的規劃、學生生活輔導的協助、醫療照護等都必須有更長遠的規劃,另外,學生往返台灣與福州間的交通安全、船期等,連江縣政府都需有配合的措施;在經費上,張夢麟表示,教育部所能協助的是現有的硬體設備加以擴建、整修,其他有待配合離島基金的運用。
依照金門的模式,利用廢置的學校當做專門校舍,林平銀說在馬祖是不可能,只能依馬祖現有的學校進行整修或與軍方協調釋出廢棄的軍事用地擴建校舍,但目前計畫中以仁愛國小作為基地,若就讀人數超過負荷,中正與介壽國中小亦將配合。
營造教學情境 才能提高意願
選定仁愛國小的原因,除了擴充後能容納將近一百二十名的學生人數外,舊有廢置的教師宿舍擴建整理規劃為學生宿舍,最主要的原因是仁愛國小入選為教育部標竿一百的學校,林平銀說,校長王建發把社區與學校結合,將附近的官帽山布置成一個生態區,可進行生態教學,林平銀就是希望能營造最好的教學環境,吸引更多的台商子弟到馬祖就讀。但隨杜正勝到校地預定地進行視察後表示,期望連江縣政府首重嚴密的意願評估與具體的調查,再來做更進一步的規劃,至於法規方面,教育部將會協助相關部會的協調工作。
今年八月份,金門教育局將與大陸工作小組的成員到中國廈門沿海一帶進行台商宣導,期望能吸引更多台商子弟到金門就學,教育部也將計劃與馬祖教育局針對福州地區的台商子弟到馬就學意願到福州一帶進行調查。張夢麟再次強調,最重要的是「中國台商的意願調查」,畢竟服務台商是好事,讓台商無後顧之憂,但一切計畫仍需更全面性的考量,教育部會協助馬祖做更完善的規劃後,再做具體細部規劃,因此,什麼時候開始試辦,只能說,「目前還未確定」。
教部開啟方便之門 台商子弟馬祖就讀有譜
- 200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