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電子報 】 諮詢/江守山(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據調查發現,台灣成為腎臟疾病高危險群已是全球第一位 ,目前光是腎臟衰竭末期患者已超過四萬七千人,且八年來以倍數成長。洗腎患者除了需要忍受透析治療的痛苦外,還因為常人必需攝取的蛋白質,將變成洗腎患者致命因子(磷)的緣故,而每天服用昂貴的藥物控制,造成患者相當大的負擔。
引發腎臟疾病的原因諸多,除了長期暴飲暴食、熬夜、亂服成藥之外,也會因意外;造成肌肉橫紋肌溶解,釋放大量肌蛋白引發急性腎衰竭。然而,患者一旦因腎臟衰竭無法發揮過濾身體廢棄物的功能時,患者就須仰賴洗腎的方式,過濾體內的雜質。但是血液透析卻無法將日常飲食中,無可避免產生的磷酸鹽排出,導致許多併發症如副甲狀腺機能亢進、腎性骨病變、軟組織鈣化等的發生,也因此洗腎患者往往需配合服用降低磷酸鹽的藥物。
目前患者所使用降低體內磷酸鹽含量的藥物,約分為鋁製劑、鈣製劑及Renalgel,但在考慮長期使用鋁製劑可能造成骨病變及神經病變,以及腎臟病患者常有器官鈣化風險,不宜使用鈣製劑的情況下,Renalgel似乎成為唯一的選擇,但其價位卻成為患者沈重的經濟負擔,因此台灣生技業者已自行研發完成磷結合劑新藥。
目前為止,國內自行研發洗腎患者專用的磷結合劑(PBF 1681),已有階段性成果,預期2005年底將完成美國FDA二期臨床實驗的臨床統計,新光醫院為全球第六個加入臨床實驗的醫院,總計有52名末期腎病患者參與,結果發現患者在臨床的反應相當良好且穩定。預期未來此藥問世後,對患者的治療成效、經濟負擔都將帶來極大改變。但還要提醒洗腎患者,仍須注意保持穩定的情緒及規律的生活,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擁有幸福人生。(陳淑玲整理)
國產腎臟新藥 嘉惠洗腎患者
- 200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