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人工流產思考期 衛生署擬縮短至三天

  • 2005-11-17
(中央社)攸關人工流產規範的「優生保健法修正草案」又有新變革,行政院衛生署邀集相關專家、團體代表開會討論後,日前達成初步結論,考慮將墮胎前的思考期,由原訂五天縮短為三天。衛生署表示,最快將在十一月下旬定案並送行政院審查。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估計,台灣每年約有二十三萬至三十萬名的婦女施行人工流產;而國內調查也顯示,有高達八成民眾贊成訂定施行人工流產前的思考期。
 「優生保健法修正草案」今年六月十六日送行政院審查,但審查過程中,因婦女團體及宗教團體對施行人工流產須經輔導諮商及思考期的天數仍有爭議,因此遭退回。
 衛生署則在十一月八日,再度邀集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醫事團體、宗教及婦女團體等代表,召開「研商人工流產輔導諮商相關事宜」會議,會中達成決議,除將草案中原訂的五天思考期改為三天外,其餘內容則維持不變。
 國健局婦幼與優生保健組科長陳麗娟表示,在全球一百七十七個人力發展指數高的先進國家中,共有十七個國家訂定有人工流產諮商的相關法令,其中包括荷蘭、比利時、德國等八個國家,即訂有墮胎前的思考期,例如德國為三天、荷蘭為五天,美國也有三十個州分別訂出一至三天不等的思考期。
 她指出,會議中,婦女團體代表認為,相關的人工流產諮商規範,應該提供婦女足夠的資訊選擇,而最後就在與會代表普遍認為五天思考期過長下,達成縮減至三天的結論。
 但陳麗娟強調,這僅是初步結論,國健局將在十一月下旬召開「優生保健諮詢委員會議」,進行草案的最後討論及定案,並儘速將草案送行政院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