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記者陳榮昌/縣府報導) 為地區永續發展,建構長遠恆久的發展方向,金門縣政府業已擬訂永續發展規劃,並列出十九項應優先處理的永續發展議題。
金門縣府表示,「永續發展」的意涵是「滿足當代的需要,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要的發展」,永續發展的藍圖並不是唯一的,因為各國與各地方的經濟、社會制度不同,生態條件也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必須制訂出屬於自己的具體政策,而地方政府也必須在施政規劃之中,反映地方社會的要求、習慣、風格、社會的輕重緩急與環境條件。
金門縣府指出,金門有自身的定位與需求,也有其發展的機會與限制,因此所勾勒出來的永續發展願景藍圖與行動策略,應依照永續發展的思維觀念,凸顯自身的特色與差異。
相關發展策略必須以永續環境、永續經濟與永續社會三大範疇,進行建構,使金門得以在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上,發展經濟,打造健康快樂的綠色城市,突破目前發展的困境。讓金門成為地球化中獨具特色且不可取代的一份子,同時也在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以永續發展的思維與行動,開啟金廈兩岸和平共生的契機。
為充份解決金門發展的困境,縣府由永續願景、資源規劃、生活產業、生物多樣、永續教育、健康醫療等六大面向,研擬出十九項優先處理的永續發展議題。
十九項議題包括:一、善用中央與地方財政資源之結合與合理分配,推動永續發展建設;二、永續觀光政策及法規之訂定與管理;三、金廈兩岸共同解決環保防疫、健康醫療等問題,提升金門永續發展的自主能力;四、海洋與海岸資源保護與利用;五、保存傳統聚落文化與發揚光大,增進大眾對金門文化之認知;六、戰役資源之保存、發展戰地觀光;七、土地資源之開發與利用建立成為適合居住的永續島嶼;八、以永續環境運作系統規劃水資源之開發與利用,建立完善之供水系統;九、環境資源之保育與保護;十、結合農、漁村產業發展生態觀光與休閒遊憩;十一、能源多元利用與持續性開發;十二、以永續發展概念創造就業機會;十三、建立生物多樣性之保育機制;十四、落實推展環境綠美化,使金門成為國際化之花園城市;十五、建立民眾參與永續發展各項活動之機制;十六、積極培養推動各行各業永續發展之專業人才;十七、永續發展教育文化活動;十八、健全福利醫療制度;十九、推展健康休閒活動讓金門成為健康快樂的永續島嶼。
而為解決十九大議題,縣府針對各議題擬訂多項優先執行的策略方案,各方案如下:
「善用中央與地方財政資源之結合與合理分配,推動永續發展建設」議題|:增加自主財源,加強金酒產銷;爭取離島建設基金之比例,增加建設經費;環保生態預算支出保持合理合法的比例。
「永續觀光政策及法規之訂定與管理」|:訂定各觀光景點管理與維護辦法;訂定觀光導遊與解說員管理辦法;研訂金門自然保育與環境保護相關法規。
「金廈兩岸共同解決環保防疫、健康醫療等問題,提升金門永續發展的自主能力」議題|利用各種溝通管道,共同解決環保問題、防疫、健康、醫療等問題。
「海洋與海岸資源保護與利用」議題|推行金門海域生物生態復育;加強金門沿海海域環保教育之宣導;重視潮間帶生態環境之保育;防止陸地之污水滲入海洋;保護海岸防風林與環境綠美化。
「保存傳統聚落文化與發揚光大,增進大眾對金門文化之認知」議題|將舊聚落、宗祠、寺廟等傳統建築保存維護,保留原有風貌, 形塑金門文化風格,爭取世界遺產;對傳統自然村之整建、綠美化,加以規劃,以生態工法進行生態村之建設。
「戰役資源之保存、發展戰地觀光」議題|保存維護碉堡、營區、砲陣地、坑道:::等戰役遺跡;將戰爭遺跡,依不同作戰功能與戰史,開發成觀光資源。
「土地資源之開發與利用建立成為適合居住的永續島嶼」議題|加強土地管理與利用,以免破壞生態環境;防制濫墾、濫建;保留傳統聚落及歷史風貌。
「以永續環境運作系統規劃水資源之開發與利用,建立完善之供水系統」議題|減少不透水地面之舖設,以利地下水滲補;加強水溝、低窪地水流之截流設施,避免外流入海,並增建湖庫、池塘;限制深水井開鑿與地下水超抽;倡導節約用水,研發裝置省水設施;加強污水處理與回收利用。
「環境資源之保育與保護」議題|落實垃圾分類,提高資源回收率;結合學校教育,全力推廣環保教育;建立綠色產業、消費與環保之管理制度。
「結合農、漁村產業發展生態觀光與休閒遊憩」議題|輔導農村發展精緻農業,促銷農產品,倡導一村一產品之行銷機制;輔導廢耕之農地加以利用開發,將產業轉型與創新;推展有機農業,形塑高標準觀光資源;提升各種觀光及休閒遊憩服務業之品質。
「能源多元利用與持續性開發」議題|創導節省能源,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以永續發展概念創造就業機會」議題|開辦各類職業訓練,提升專業技能;成立研究機構,輔導農村精緻農業,促銷農產品,倡導一村一產品之行銷機制;開創多元產業收入,建立各觀光點產銷、清潔、維護之收費標準,增加服務就業機會;將沿岸離島、沿(礁)島開發不同形式及用途的休閒觀光島。
「建立生物多樣性之保育機制」議題|調查金門原生植物與大力培植;優先培植特有、珍貴之植物或瀕臨絕種之原生動、植物;規劃生物保護區,增加生物多樣性與瀕臨絕種物種之棲地。
「落實推展環境綠美化,使金門成為國際化之花園城市」議題|訂定金門地區綠美化推行及管理辦法;規劃金門道路、公園及其他公共建設之綠美化工作。
「建立民眾參與永續發展各項活動之機制」議題|鼓勵各階層民眾參與各項公共事務;建立民眾環境意識,協助政府推動綠色城鄉之規劃與建設及生態環境維護與改造工作。
「積極培養推動各行各業永續發展之專業人才」議題|建立自然生態、聚落文化、休閒旅遊等導遊與解說員訓練考證分級制度。
「永續發展教育文化活動」議題|倡導終身學習、成人教育活動;增進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使學校成為社區各種教育推廣及服務中心。
「健全福利醫療制度」議題|成立全縣醫療保健服務網絡,推展保健教育功能;培植醫療人才與充實醫療設備提昇醫療品質;設立療養機構及老人安養中心;建立病患緊急就難後送之服務機制。
「推展健康休閒活動讓金門成為健康快樂的永續島嶼」議題|推廣自行車、游泳、登山活動、牽罟、打(釣)魚、及各種水上活動;辦理各種知性之旅、賞鳥活動、自然生態探索、休閒農業及觀光漁業等活動。
金門縣府擬定19項優先永續發展議題
- 2006-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