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億勞退金動彈不得 勞委會:勞工國庫受害

  • 2006-10-11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十日電】去年七月實施勞工退休新制,行政院勞委會統計,到十月初勞退基金累計已有新台幣一千零十億元,因勞退基金監理委員會組織法朝野未能達成共識,上千億元勞退金動彈不得,勞委會則苦思溝通良策,否則勞工、國庫都受害。
 勞退新制採確定提撥制,且勞退金跟著勞工帳戶走,勞工不必再擔心換工作,勞退金受影響,不過,去年七月勞退新制實施到現在,勞退基金累計超過千億元,勞委會只能以定存擺在銀行收取微薄利息,大筆資金動彈不得,勞委會原本寄望由專業人士操作基金,提高基金獲利的計劃,目前仍是空中樓閣,只因相關法源還未在立法院過關,所有提繳的勞退金不能使用。
 去年三月就送到立法院審查的勞退金監委會組織條例,因勞委會提出將監委會定位為行政法人的做法,與在野黨堅持仍定位為行政機關的看法無法達成共識,勞委會退而求次希望改為國營事業型態,但在野黨至今還未讓步。
 勞委會勞動條件處長藍福良說,如果勞退金監委會採行政機設置,將與目前勞保基金、公務員退撫基金的運作一樣,因非專業財經人士操作,無法有效獲利,而勞退金是勞工的老本,勞工能領到多少就看基金投資績效,在行政機關體系下,公務員都只能採取保守策略。
 藍福良指出,勞退金未能有效投資運用,最先受害的就是勞工,雖然政府保障百分之二的最低收益率,但若能為勞工創造更多財富,勞工退休生活會更有保障。
 勞退金動不了,不但勞工未獲利,受害的還有國庫,因為大筆勞退金在銀行的定存利率只有百分之一點五,但基金保障收益率是百分之二,不足部分由國庫補貼,估計到年底,若勞退金監委會還無法成立,國庫補貼金額高達四億七千萬元,這筆錢如果能用在照顧勞工身上不是更實際?
 此外,勞委會擔心立意良好的勞退新制,勞退金監委會無法成立,反而影響勞工參加新制的信心,勞委會統計,選擇勞退新制勞工中,原本有四十萬人配合業者提撥,還自願提繳相對的勞退金,但目前已減少為三十二萬三千人,自願參加提繳率由百分之十二點九降低為百分之七點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