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目鮪配額明年恢復 業者振奮

  • 2006-11-28
 (東森新聞報)記者吳進仁/高雄報導 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育委員會(ICCAT)去年因我業者涉嫌違規超捕,決議大砍台灣大目鮪配額7成,重創我鮪漁業。台灣痛定思痛,配合減船及強化管理,終獲認同,明年配額全額恢復,因此高雄籍的34艘延繩釣鮪魚船將加速檢修,於元月份起返回大西洋作業。

 由於我國權宜漁船屢受國際鮪類保育委員會及國際漁業管理組織的詬病,因此去年在西班牙召開的ICCAT年會,經日本官員的提議制裁,將我國在大西洋大目鮪的配額從1萬4900公噸,大幅縮減至4600公噸,使得我鮪魚業者欲哭無淚,相關產業也因此至少損失百億元年產值。

 去年我國的大西洋大目鮪配額被大幅刪減後,政府為展現誠意,立即進行減船措施,一年來共已花費40億元經費減船160艘;再者,今年台灣在大西洋作業的15艘延繩釣鮪魚船均嚴守ICCAT的規定。

 另外,我國權宜漁船部分,政府已於今年6月間起嚴格管制漁船輸出;而台灣船東在外國經營的權宜漁船部分,未來也將透過立法要求船東必須先向我國政府相關單位報備,且必須遵守區域性國際漁業管理組織相關規範;甚至我國政府正研擬「6年漁業重建方案」,計畫投入1億3100萬美元,配合各國際漁業管理組織的規範及要求,落實執行各項漁業管理政策,向世界展現我國政府及業者「善盡責任」的立場。

 所幸我國政府及業者的努力沒有白費,充分獲得ICCAT各會員國的肯定,因此今年11月17日至26日在克羅埃西亞舉行的ICCAT年會,已決議恢復我國在大西洋的大目鮪原有的1萬4900公噸配額,消息傳來高雄的鮪魚業者均十分興奮。

 據瞭解,在去年大目鮪配額被大幅刪減後,共有42艘延繩釣鮪魚船被召回,其中有8艘因船齡較老,且在配合政府減船的措施下已解體,目前則有10艘停泊在高雄港順隆造船廠,另外24艘停泊在高縣興達港,業者們均將加速整修,以便明年元月間返回大西洋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