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父親文/文:魏澂、魏澈、魏外揚

  • 2013-07-19
 前國民大會代表,馬祖東海部隊前縱隊指揮官魏耿。(圖:曹瑞芳提供)

 前國民大會代表,馬祖東海部隊前縱隊指揮官魏耿。(圖:曹瑞芳提供)

 我們所敬愛的父親,於中華民國102年6月26日下午2時4分,病逝於新北市署立台北醫院,享年108歲,蒙主厚恩,得享高齡,並且是在平靜安詳中走完如此漫長的人生旅程。
 父親姓魏名耿,字光增,乳名品凰,於民國前6年(歲次丙午)6月初6日出生於福建省古田縣羅峰村。該村地勢高峻,風景優美,人傑地靈,文風鼎盛。村中只有鉅鹿魏姓一家,約有七、八百戶,聚族而居,堪稱為一世外桃源。祖父魏健源,待人誠懇,治事精幹,全家和樂融融,堪稱美滿家庭。祖母施氏育有子女3人,父親排行第三。
 父親的童年頗為艱苦,出生不久就失去了母親,託養於伯祖母吳氏家,深蒙伯祖母細心撫育,長大成人,恩深似海,永難忘懷。惟未嘗母愛親情,終身留下「翳我獨無」之憾,曷不哀傷。
 父親於8、9歲始入私塾就讀,後轉入古田縣城由聖公會創辦的史犖伯小學就讀,畢業後報考福州私立法政專門學校中學部,繼入預科十七組肄業。當時國事紛亂,學潮頻起,學生多為愛國運動奔走,對學業方面因此荒廢,甚為可惜。
 九一八事變日本軍閥侵華亡華野心企圖日甚一日,而我全國上下愛國運動亦如火如荼展開,全民動員抗日,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民國26年,父親參加軍委會調統局閩北站工作,服務省保安處諜報股,隨軍剿撫閩東北土共殘部,績效顯著。27年,奉調特警班受訓,充實學術與經驗,頗有獲益。29年奉派福州市警察局特務組主任,致力於治安與肅奸工作。
 30年3月間日軍攻陷福州,父親率所屬退守市郊南港一帶,發動各鄉政府組織抗日自衛隊,安定地方。並組游擊隊,時向敵人陣地擾亂,擄獲日軍多人。並掩護敵後工作人員蒐集敵軍情報,彙轉層峰參考,貢獻頗多。後奉綏署命令,任延建警備司令部稽查處長,除稽查處工作外,並協助軍統局東南訓練班招考學生、交通運輸之調配等安全措施。至日軍全面投降,改派省政府專員兼調查室行動隊隊長,回古田剿撫土匪並報備參加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競選。
 38年共軍攻佔福州前,攜眷來台,次年奉國防部保密局派任閩北地區人民反共救國軍(俗稱東海部隊)第四縱隊指揮官,駐守閩江口西洋島、南北霜島、東引島,鎮守北門鎖鑰,備極艱辛。43年回台參加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維護憲政,延續法統,使國家繼續向民主憲政的勝利大道邁進。
 卸任國大代表後,父親有更多時間與家人相處,也更熱心投入為鄉親服務的工作。他連續三屆擔任屏東縣福建同鄉會的理事長,也是屏東縣福州同鄉會的創會理事長。父親雖不擅於詞令,也不長於交際,但他謙遜寬容的長者風範贏得鄉親們的敬重,每年他的生日壽宴,鄉親們都熱心參與,為他祝壽。
 民國85年初,母親病逝於屏東,父親頓失愛侶,至為傷痛。民國90年起,父親定居台北,與長子魏澂一家同住,媳婦蔣希麟、孫子魏谷、魏岡,都能承歡膝下,帶給父親很大的安慰。在此前後,昔日東海部隊袍澤組成「東海聯誼會」,向政府提出補發薪餉的要求,父親被推為會長,帶領老戰友們展開一場希望渺茫的請願運動。會中行政業務雖有專人負責,但父親在過程中,發揮精神堡壘的作用,事雖不成,但已盡力,堪慰昔日袍澤。
 民國93年父親度過百歲華誕後,接受幼子外揚的邀請,參加楊梅靈糧堂舉辦的父親節聚會。已晉身人瑞的父親在牧師邀請下,上台作見證,他用帶著濃厚鄉音的國語,在講台上作了堅定而清楚的信仰告白。他宣告:「我對主的信心非常堅定,一切都有主的安排,榮耀歸給主!」「我從小學開始到現在,對主的觀念、信仰,一點也沒有改變!」百歲老翁的見證贏得在場會眾熱烈的掌聲,也讓我們對父親的信仰,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父親身體素來健康過人,所有老年人容易得到的慢性疾病,他幾乎都能豁免。民國100年初,不慎跌倒骨折,送署立台北醫院手術治療,出院後就近遷入次子澈家療養,孫子魏端正好就在署立台北醫院擔任內科醫師,可以提供第一線的醫療服務。奈何歲月無情,此後父親的身體狀況日益衰弱,頻繁進出醫院病房,終於走完地上的旅途,歸回天上的家鄉。
 為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桃園縣政府文化局舉辦「百年百歲慶百年」活動,由專業攝影師為100位台灣人瑞拍照,並以文字簡介他們的生平事蹟。父親也在受訪之列,接受拍照那天,他的精神很好,還與攝影師有些交談。攝影師在為此活動出版的專書中,如此形容父親:
 在台灣光復初期的動亂時代,有一支傳奇部隊,他們半民半軍,既非正規軍,也沒有薪餉,卻肩負台海安全,讓台灣免於赤化的重責大任,鎮守馬祖列島5年,威震閩江口,這就是東海部隊!前國大代表、高齡107歲的魏耿老先生,正是東海部隊119縱隊司令,也是碩果僅存五位縱隊司令之一。魏老先生很愛聊過去的歷史,他常常說:「我在第一前線打仗,不是現代人可以體會的。」
 是的,父親終身都是一名傑出的戰士,他捍衛自己的信仰、理想、家庭、鄉親、袍澤、國家,盡心盡力,無怨無悔。如同使徒保羅所言,「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聖經提摩太後書第四章第七、八節)我們相信,父親此刻已經在天上得到他應得的獎賞,而他的美德與風範將永遠留在我們及我們的後裔心中,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