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創皂、廢油變黃金活動 歡樂登場

  • 2015-09-17
 馬港社區發展協會「自然創皂、廢油變黃金」活動12日歡樂登場,邀請到蔡誘玲說明製作流程並現場教學,只見婆婆媽媽阿姨小姐們都使出全力輪流接力攪拌,對作品相當期待,成果也都令人驚喜。(圖/文:曹重偉)

 馬港社區發展協會「自然創皂、廢油變黃金」活動12日歡樂登場,邀請到蔡誘玲說明製作流程並現場教學,只見婆婆媽媽阿姨小姐們都使出全力輪流接力攪拌,對作品相當期待,成果也都令人驚喜。(圖/文:曹重偉)

 【記者曹重偉/南竿報導】馬港社區發展協會「自然創皂、廢油變黃金」活動12日歡樂登場,吸引多位村中婆婆媽媽們踴躍參加,經過講師蔡誘玲指導,大家依程序把準備好的廢食用油,經過添加處理及充分攪拌、倒入空飲料盒固化後,化腐朽為神奇,變成一塊接一塊環保愛地球、洗淨力超強的廢油手工皂,成品都能讓學員帶回家慢慢使用;第二場預定9月20日(日)上午9時至12時於馬港光武堂舉行,提醒已報名學員準時前往參加。
 廢油製皂、節儉又環保!馬港社協於光武堂舉辦廢油製皂研習,鼓勵民眾利用家中廢棄食用油學習製作成手工皂,環保又省荷包,而且這次連盛裝器具都很環保,是用使用過的飲料盒洗乾淨之後來裝。
 講師邀請到蔡誘玲指導,特別指出油炸食物剩下的食用油,重複使用不健康,倒掉又會污染環境,讓家庭主婦很傷腦筋,與其隨意倒棄廢油,不如將這些油妥善回收再利用!
 緊接的是說明廢油再生皂製作流程並進行現場教學,最後由居民學員分組實際操作,許多人都是帶了過期的食用油來,認為品質會比較好,經過添加物之後,最費工夫的就是攪拌至黏稠狀,只見婆婆媽媽阿姨小姐們都使出全力輪流接力攪拌,對作品相當期待,成果也令人驚喜。
 蔡誘玲也在課程之中介紹手工皂的好處,指出廢食用油經處理即再利用可以轉變為「家務環保皂」,不但做到廢物再利用,也更能緩和水質與土壤污染的問題,讓環境更加整潔之外,也能製造再生能源,是環境永續利用的美事。馬港社協新任理事長劉用祿不僅全程參加,也特別一一感謝鄉親的熱情捧場。
 【記者曹重偉/南竿報導】廢油製皂近年相當流行,但不是每種廢油都可以回收製皂,縣府環保局指出,肥皂的原料是油脂,例如牛油、椰子油、棕櫚油等。因此上述材料製成的食用油和大豆油皆可。但一般機油等礦物油等不建議使用,又豬油等動物油及棕櫚油在常溫為固體狀,它們亦可用以製皂,但是在製作過程需行小火慢煮,既耗時又耗能源,因此不建議使用。
 根據針對回鍋油做的實驗,一般食用油必需要在連續三到五天,每天反覆高溫油炸八小時的情況下,才會產生有毒物質。而經過長時間油炸的油,確實會產生有毒的環狀單體與極性聚合物,吃多了對於肝臟或消化器官都不好。因此,一般家庭中的回鍋油,如果只是重覆使用兩、三次過後,因人體有害,就應該變成廢棄食用油了。
 為何廢棄食用油可以做肥皂呢?因為肥皂的原料是油脂,例如牛油、椰子油、棕櫚油等。家中那些烹飪多次的回鍋油,吃了有礙健康,倒掉又會污染水質、土壤,令人頭大。回鍋油也可以製成肥皂,如此,不但做到廢物利用,也解決了水質、土壤污染的問題。
 廢油自成的肥皂的好處,因不含磷、界面活性劑等化學藥品,使用時不會造成環境污染,是十分良好的廢物利用實例。但因顧及安全問題,最好是收集社區的回鍋油後,再集體製作,而且整個製作過程必須十分注意安全及通風問題,小心意外發生。
 環保局表示,廢食用油回收再利用製成的肥皂,擁有超強洗淨能力,專門對付襪子、衣領、廚房及髒污器具,減少廢油倒入排水溝內造成阻塞的危害,而且化學洗劑含螢光劑會傷害身體、破壞生態,應減少使用,重點是手工皂非常的經濟,成本低、效果好又環保,所以鼓勵社區舉辦廢油製皂活動,讓廢食用油重生再利用製成環保手工肥皂,希望將環保意識深植到每一個人的心中,同時也減少使用合成洗潔劑,降低環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