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嘉榮報導】為避免清明掃墓焚燒雜草及紙錢造成空氣污染,請民眾儘量將砍除後雜草集中堆放,勿自行焚燒,減少焚燒香燭金紙,並可以選擇更環保的祭拜方式,達到敬祖感恩的心念。
縣府民政處依內政部來函轉知,民眾於清明節常會以焚燒紙錢、香枝的方式來祭拜及緬懷袓先,但焚燒過程產生的空氣污染物,不但會影響人體健康及空氣品質,更因以往民眾掃墓時,整理墓園焚燒雜草或燃燒紙錢造成周邊雜草、廢棄物燃燒等情形,稍有不慎,更會釀成火災,並影響公共安全。呼籲民眾除了採行較環保的祭拜方式,更不要亂燒雜草、勿亂丟煙菸等,留給自己一個清新呼吸的空氣。
依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106年間進口紙錢約為18萬公噸、香品約1.5萬公噸,這些紙錢及香品若全面焚燒,相當於砍掉數百萬顆樹木,不但使得污染物質飄散於空氣中,也等同於耗費彌足珍貴的環境資源,更讓慎終追遠的美意,成了破壞環境的幫兇。因此,107年各地方政府持續舉辦少燒紙錢、少燒香的宣傳活動及提供紙錢集中於具有空氣污染防制設施的焚化爐焚燒,除可減少空氣污染物產生,亦可兼顧祭祖與環保。
現今許多民眾及殯儀業者也開始響應少燒紙錢、少燒香,意識到與其花錢焚燒紙錢又造成空氣污染,不如將購買紙錢的費用直接進行實質有助益的慈善活動,將功德發揮於民間,或改以鮮花、素果等其他祭品祭拜,並可將祭品捐給寺廟、弱勢團體或是自行食用。
以功代金落實環保,同樣可表達對先祖的尊敬,獲得庇護,且可將功德及福氣綿延後代,鼓勵大家在表達內心追憶與懷念祖先的同時,藉由一個習慣小小的改變,留給居住環境大大的改善。
避免清明掃墓焚燒雜草空氣污染 內政部籲採行環保祭拜方式
- 2018-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