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濫用藥物,維護社會健康

  • 2003-06-09
 我國煙毒危害之史肇自滿清開五口通商與英人貿易之時,鴉片煙旋即成為珍稀貢品,上自朝廷下至街坊百姓,無不對鴉片煙如痴如狂,甚至清宮中猶有甚者,當時文人雅士以抽煙草為一項高尚雅緻之舉,就拿名臣紀曉嵐為例,煙不離口的舉動以及煙斗的註冊商標,使他成為「老煙槍」的最佳代言人;很快地,中國人在英國的鴉片傾銷手段之下,折損了許多人命以及大半個民族的身心健康,亦使得國人大部份時間皆處於精神萎糜不振的狀態,導致日後日本人宣稱我國為「東亞病夫」,而我國自民國建立之後,也致力於改變此一不雅的舊形象與稱號。 繼清廷林則徐焚毀鴉片煙之始,我國已邁出向煙毒之害說「不」的第一步,但時至今日毒品及煙草依然甚囂塵上,並沒有絲毫消聲匿跡之象。近年來,拜生物科技之賜,毒品及藥物濫用的情況更日益嚴重,在探討諸多毒品及藥物對個人心理及生理的危害之時,更必需加以追究其藥物及毒品所取得之途徑以及防治之措施,才能收其治標與治本的成效。 時下青年男女,在出入聲色場所之時,無不以感官的刺激以及藥物所帶來的特殊生理反應為樂,毒品及藥物的取得著實令人費解,對於毒品取得的管道以及方式,我國警方人員也多有掌控及緝查,但是毒品及非法藥物的濫用卻因為防治不易而成為難以杜絕的漏洞,而銷售藥品的藥商更應以「良知」為開業之根本,對於前來購買藥物之青少年更應防範並嚴密把關,勿讓非法毒品流入市面。 為了給予下一代及後世一個健康的身、心、靈、以及一個健全的社會環境,讓我們一同向毒品及非法藥物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