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支持合理軍購 確保國家整體安全/廖仁譽

  • 2005-08-22
 如果大家不健忘的話,應該還記得陳總統日前接連幾天透過媒體向國人宣誓「解決桃園地區水荒」及「增編年度國防預算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吧,此話一出,外界過度樂觀,認為可望解決民生飲水問題並為延宕多時的「軍購案」帶來「生機」;筆者當時頗不以為然,甚至和家人展開激辯,果不其然,幾天之後「答案揭曉」-召開立院臨時會的提案,以一百零八票反對遭到否決,現今連會都不開了,還能在本次會期過關嗎?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水荒」在總統「做不好就下台」的強力要求下,透過行政團隊不眠不休的努力,終於暫時解除警報,但「軍購案」可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隨著立院休會、新聞退燒,至今少人聞問,就現況來看,肯定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歸究「軍購案」遲遲無法兌現的原因,筆者認為,誠如孟子所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國家長期處於備戰卻未戰,時日一久,心防自然鬆懈,難有「居安思危」和「建軍備戰」的作為是其一。
 其次是朝野的紛爭與對立;少數政客「短視近利」,僅為賺取選票,枉顧全民的安全,企圖以政治操弄手法及杯葛預算的方式,干預「軍購案」通過,使三項軍購受制法令而無法籌獲。
 再者是政府財政困境的藉口;近年來隨著經濟環境及國際局勢的丕變,我們的國防預算正逐年修正,九十三年僅佔GDP比率的百分之二點八五,與中共的百分之十一相去甚遠,也明顯偏低,然而一旦面對中共逐年添購現代化軍武的同時,政府便會一再以財政困難為由,限制武器購買的種類與數量亦是窒礙。
 綜合以上所述,可知「三項軍購」似乎仍有段漫漫長路要走,然而面對近期中共武力威脅及台海軍力即將失衡的警訊,我們知道,強化我國防武力現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在此,筆者籲請國人當以宏觀視野,正視危機的存在,更以國家整體安全為其考量,加強朝野溝通,達成全民共識,全力支持國軍合理的軍購案,讓國軍防衛能量得以延續,國家安全得以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