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心理衛生巡迴宣教

  • 2008-11-03
 配合國防部「心理健康樂活人生」政策宣導,日前馬防部心衛中心舉行「第四季心理衛生巡迴宣教」。(圖/文:鄭智元)

 配合國防部「心理健康樂活人生」政策宣導,日前馬防部心衛中心舉行「第四季心理衛生巡迴宣教」。(圖/文:鄭智元)

 【特約記者鄭智元╱報導】配合國防部「心理健康樂活人生」政策宣導,以促進防區官兵身心健康,日前馬防部心衛中心舉行「第四季心理衛生巡迴宣教」,志工媽媽在心輔老師陪同下前往各營區宣教, 過程中志工媽媽以身為人母的角度,將自身經驗與防區官兵作分享,並鼓勵弟兄面對問題時,應正向思考,並勇於表達自我心中的想法,以營造「防區家庭化」的優質生活環境。
 志工媽媽首先指出,服兵役是中華民國男性國民應盡之義務,也是責任,更是人生成長的必經過程。在服役期間,防區弟兄或許會面臨到許多不愉快及挫折感,可透過新衛中心輔導轉介,或尋求志工媽媽與心輔志工協助,弟兄應以積極、正向的態度面對這一年的挑戰,並善加利用自我空閒時間多讀好書,並學習各項技能,為將來進入社會作紮根工作。志工媽媽特別強調,在現今工商繁忙的時代,憂鬱症及躁鬱症等文明病伴隨著產生,這些現象皆是個人心中壓力無正確、健康的紓解方式,和不知如何紓緩壓力,所以學習如何自我心緒管理,成為當今重要學習課題。
 志工媽媽以水庫做為舉例,說明如何宣洩壓力,人的心情就如同一座水庫,然而心中壓力就像泥砂一般,因外在產生淤積,若無定時疏浚,整座水庫就像生病一樣,失去它應有的功能。紓解壓力好比當大雨來時,水庫要按水位洩洪,才不會有潰堤的危險。相對的,平時心裡有不愉快而棄之不理,心理的鬱悶累積在心中無法紓發,將會引發危機,使危安事件肇生。尤其是防區官兵與親友相別,獨自離鄉背井來到馬祖服役,心中難免有些許不安,唯有「快樂、希望」才能使弟兄安心在單位服兵役,而所謂的「快樂、希望」就是營造一個適合生活的環境,一個充滿關懷、充滿和諧的軍中大家庭。
 志工媽媽表示,當弟兄感到憂心、煩躁、徬徨無助的時候,千萬不要慌張失措或垂頭喪氣,甚至抱持極端的負面心態,而應用積極正面、向上的態度去面對一切,將困難與阻礙視為自我挑戰與學習機會,進而從中獲得經驗與教訓,如此才是面對生命尋求轉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正確作為;憂鬱並不可怕,但若不自我尋求協助,將會產生可怕的後遺症,而軍隊是社會的縮影,有來自四面八方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與想法,加上外島生活較不方便,容易產生人與人間相處問題和心理調適問題,而衍生適應不良、情緒低落等諸多問題,人生中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打擊、挫折、失落,此時尋求專業心輔人員協助,必定會找到新的出口,看到新的未來。
 志工媽媽最後以「決定快樂,從心出發」活動,期許全體弟兄,平時若遇到煩悶無法解決的事情,可以打電話與心輔老師及志工媽媽連絡,將可使自我身心得到適時舒解,早日融入部隊、適應單位,快快樂樂圓一個馬祖軍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