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人類對大自然的現象,因為無知而產生了敬畏之心,尤其是對於天文星象,往往充滿著好奇心,在唐詩宋詞中,常常可見其相關題材,在神話理論中,又分月亮神話及太陽神話,過去文人更常以景託情,詠物表志。
月亮代表著黑夜,太陽代表著白天;月亮象徵著陰柔,太陽則是陽剛;月亮意味著悲觀,太陽表現出樂觀的一面,這一來一往、一陰一陽,在老子眼中視為道,是宇宙的規律、是大自然的法則,是生命的動力,而人生就像月亮與太陽一般,在蘇軾的《水調歌頭》中提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合時偏向別時圓。」即訴說著人生的遭遇如同月亮的圓缺一般。過去文人浮沉於官場之中,常以「總是浮雲能蔽日」說明自身的遭遇及不順遂。屈原常以「香草美人」暗喻他與君王的關係,但仕途不順遂的他與漁父的對答中,可見其人生哲學。在《漁父詞》中記載:「滄浪之水濁,可以濯我足,滄浪之水清,可以濯我纓。」勸屈原何不隨波逐流,隨遇而安;然而范仲淹於《岳陽樓記》中提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在的事物使情緒受到影響,不為自己人生的遭遇而感到悲傷。在晴空萬里、艷陽高照的天氣容易帶給大家好心情,反之,在雨天及陰天容易讓人生氣、煩悶、憂鬱。
人的一生就像月亮與太陽一樣,有白天有黑夜,有帶動情緒的潮汐,潮起潮落。每當日升日落,一日復一日,地球不停自轉,生生不息,時間不會因你而停止。為了生活,有些人必須要向現實低頭,需要加班與上大夜班,在白天從事黑夜的工作,在黑夜從事白天的工作,陰陽顛倒生活作息不正常,但也有些人自得其樂,活在快樂之中,白天不懂夜的黑,凡事沒有一定的對與錯,只要我選擇,所以我負責,一種風景也是一種心情,成功與失敗皆是經驗學習,看你從何種心態及角度去看待。適時的壓力,可增強自我抗壓性,在壓力下,生命是在空中飛翔的老鷹,讓我們展翅遨翔迎向逆風,尋找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當心情不好時,何不妨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當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將剎那化為永恆,人生也許充滿許多無奈,問題永遠存在,不會因為你的逃避而消失,只要勇於面對,並且接受挑戰,換個角度思考,行到山窮水盡處,柳暗花明又一村,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然而放下也是一種學習,只要笑看人生、享受人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留下最精采的那一刻,足矣。
樂活人生 馬防部:二兵鄭智元
- 200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