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武德傳統 傳承黃埔精神 馬防部:二兵潘威廷

  • 2009-03-16
 軍人身負保家衛國的使命,一定要有不怕死、不怕難、重榮譽的精神,應深切體認有愛國家、愛百姓與捍衛國家安全之決心。所謂黃埔之精神,即是「犧牲、團結、負責」的精神,亦是一個軍人的基本涵養。其中「犧牲」意指在平時不爭功、不諉過,戰時不怕死,能「奉獻犧牲、犧牲奉獻」的精神;「團結」就是「成於一」,大家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達成任務的精神;「負責」就是敬業的精神,有所為,有所不為,勇於任事,勇於負責的意志與擔當。其義原為陸軍官校前身之黃埔軍校校訓,昔日黃埔軍歷經北伐、抗日、勦共之大小戰役,所秉持著「親愛精誠」之校訓,為國效命。
 國軍近年致力於武器、倫理道德以及內部管理上做澈底的調整,在務實建軍本務上落實多項鞏固基層、提升作戰能力之策略,唯有透過黃埔精神的鍛造與磨練,才能禁得起如此多層考驗。「榮譽是軍人第二生命」,身為軍人更應明白「務法崇實」之軍風,恪遵「依法行政,公款法用」之規定。各級主官應以身作則、身體力行、潔身自愛,除了重視戰備訓練,其他諸如武德教育、精神教育、軍紀安全及裝備保養等亦不可怠忽,須明白每件事情都與部隊戰力息息相關。
 無論時代變遷,專業的軍人在道德上必須竭盡完美,以及必須有最嚴格的倫理原則或道德判斷來運作。尤其,國軍將領職司戮力戰訓本務,身負國人身家性命,其言行標準自須更為嚴格。專業軍人不僅要有專業素養,更應講求軍人武德,才會為民眾所尊重。真正偉大的軍事領袖,除了專業學能之外,還具備修養美德、救國家於危亡、救人民於水火、甘心犧牲奉獻,義無反顧;而且必須要有自己品格、特性,才不會是一個唯唯諾諾的人,名將大都甘於淡薄軍旅生涯,不為利誘、不為勢奪,這是他們高尚風格的共同點。
 因此軍人基本核心價值就是「武德倫理」,而「忠誠」即是軍事倫理所強調的核心價值重要支柱。面對快速多元變遷社會,所產生不同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念,國軍基於五大信念,尤須強調基於憲法所賦與之神聖職責效忠國家。軍人武德修養永遠是有形戰力的主要憑藉,它是鞏固部隊團結、培養戰力的命脈,也是軍人冒險犯難、不屈不撓、爭取最後勝利的重要因素。
 透過黃埔精神的薰陶及鍛鑄,國軍早已成為國家安全保障,以及維護人民生命財產的最重要中流砥柱,在時代潮流及外在因素的衝擊下,台灣仍能創造出奇蹟般的政經成就,完全在於我們擁有一個安定的環境,而其主要關鍵則是穩健、忠誠、足以信賴、始終肩負起保國衛民重責大任的國軍,確保我民主憲政體制、領土及主權之完整,以善盡軍人之天職。
 現代化的國軍,必須以追求專業化為目標;而現代的國軍官兵,也必須以成就專業軍人為自我期許、自我提升及自我實現的嚴苛要求,時時自我惕勵,保有軍人傳統優良武德,及傳承黃埔先賢所留下之精神,與同袍相互共勉,提升國軍精勁戰力及保衛國家和平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