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中共與我國的關係日趨和緩,但中共仍未放棄武力犯台的基調,我軍仍不能輕忽懈怠,須有「忘戰必危」之憂患意識,利用這段時間持續做好防衛工作與戰力的提升。維護國家安全,促使國人生命財產不受威脅,保障人民生活無後顧之憂,是軍人的重任與使命。
然而,軍隊領導管理制度容易產生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所以「溝通」是很重要的關鍵,透過「溝通」使官兵與單位、幹部之間沒有距離,進而激起官兵對工作的熱忱,認為值得為單位付出的使命感。良性溝通可以促進幹部與部屬、官兵,彼此間的互動,進而從環境、生活、工作、訓練、休閒等脈絡中,充分瞭解官兵的個性特質與身心窒礙,即時掌握解決官兵疑難雜症等問題,以熱忱、關懷、服務的領導,建立團隊內部共識、凝聚向心力,確保軍隊組織正常運作發展。
除此之外,軍人應認清建軍備戰是「持續性、長期性、整體性」的工作,軍人勤訓精練的最大價值與意義,在於為國家與人民的生存發展和安全福祉而戰,唯有建立堅實有力的國防力量,才能摧毀破壞敵人冒進的企圖。當前世界各國在資訊科技化、武器精準化的大環境下,均致力於軍事改革的工作,而戰力的強弱,再也不是憑藉武器與兵員數量的多寡,而是講求裝備的精良、組織調整與素質的提升。
國防安全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根本,也是護衛國家尊嚴的基礎工程。軍人的團體生活方式,首重在團隊之間的和諧共處,領導層級幹部應明白要提升團隊戰力,就要建立完善的團隊互助模式,畢竟「人與事物」都必須有接觸才會有互動,有互動才能互信。唯有建立接觸面,才能落實「上情下傳、下情上達、彼此溝通協調」的目標,進而讓全體官兵「共同期許」在一個愉悅且有效率的工作環境下,踐履「貫徹命令、達成任務」的核心本務。 馬防部:二兵潘威廷
凝聚團體共識 打造優質國防戰力
- 2009-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