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樂/馬防部:二兵 潘威廷

  • 2009-05-25
 俗諺說:「知足常樂。」其涵意即是著懂得知足惜福之人,能夠獲得快樂與喜悅。人生中不過只是數十載的歲月,如何在短暫的時光裡,找尋一生最重要的資產,也是因人而異,但令人深信不疑的是,越容易知足的人越是比他人找到更豐富的資產。
 時代更迭,我們生活的社會也日趨平穩,物資水平亦能有豐富的享受,然而我們卻忘了知足惜福這個看似平凡、淺顯易懂之道。從小就記得父母親曾告訴我,吃飯不要留剩飯剩菜,不然將來就會娶大花臉的老婆。這樣的小故事,相信一定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曾聽過,用警惕意味的小故事來教育孩子,並不是說真的留剩飯,將來就會娶麻花臉的老婆,其中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早期農業社會的台灣,大部份的人家生活都是普遍困苦,辛苦的莊稼人皆須看天吃飯,每粒米飯都是農夫用汗水辛苦耕作而來,如果浪費食物就太對不起這些辛勤耕作的農夫們,除此之外,這也是上天給予我們的恩賜,所以應該要好好珍惜,因此每個人都是從中得知「知足惜福」的道理。
 小故事卻蘊含著如此深層的道理,儘管現今社會經濟處於不景氣的狀態,然而我們也都還能三餐溫飽,就應該懂得珍惜。正在當兵的我,很珍惜在軍中遇到所有的人、事、物,就因我懂得「知足」,既使難免會遇到困難挫折、傷心難過,這也都是一個過程及學習,事情終究會過去,當下如果能夠記得知足常樂的道理,無論是在心境上或是處理事情上也會更為順遂。從小事之中,慢慢去細嚼,會發現很多事情的不同面向,就像小故事裡蘊藏著大道理的意思一樣,多試著去接受與包容,會擁有更多。人有著無限的「潛力」與「韌性」,當兵要學會成長,就必須跨過自己這一關,將來退伍後才能當個有肩膀的男人。
 或許能者可以多勞,但知足的人會獲得更多,也容易滿足和快樂,不知足的人常感到一無所有,多了抱怨和悲憤,凡事斤斤計較;反之,用知足惜福的態度去面對人事物,從中得到的收穫將會是意想不到的豐富,你(妳)會想選擇做哪一種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