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總會遇到許多失敗、困境,該如何面對這些挫折難關,是漫長的人生旅途需要不斷學習的課程。「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句經典名言,是國父孫中山先生在推翻滿清政府,歷經十次的革命失敗,最後一次終於革命成功,建立中華民國的偉大事蹟。這個歷史事件證明了只要有「心」,抱著持之以恆的態度,沒有辦不成的事。
很多人都害怕失敗,其實失敗並不可恥,相反地,失敗可以使人記取教訓,面對失敗的過程裡,會想盡辦法更正錯誤,其實,在無形之中,人就這樣慢慢地成長、蛻變。而在這個充滿挑戰的社會裡生存,自己就是最大的敵人,想要贏得勝利,就必須超越自我。人生就是要不停的戰鬥,唯有堅定自己的意念,「失敗」這兩個字就變得一點也不可怕了。對我個人來說,從有記憶以來,家庭教育就是不斷地灌輸這樣的觀念,因為,我知道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聖賢也有可能犯錯,所以,懂得適時調整自己、反省自己,在面對問題時,就可以選擇去解決而非逃避,如此才能提升自我心靈層級。
每當深夜時分,我總會讓自己安靜沉澱思考,想著最近所發生過的事、遇見的人,反省自己是否有缺失需要改進,與人相處上是不是需要調整態度,或是該給自己訂定一些短程目標去實行等問題,透過自我檢視,逐步找出自身缺點,提升自我品德。另外,對於我一成不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絕對不是增進良性人際關係的方法,因為唯有不斷的督促自己,產生積極向上的決心,才有助於人際關係的溝通與相處。
人並非完美,當然有正、負面的心緒狀態,只要常保持對自我的肯定,堅定信心,實現自己的理想,乃是人生必備的基本信念。如果一個人沒有信心,凡事半途而廢,或者依賴他人去做,顯然就輕忽了自己的存在,進而否定了自己的人生;同樣的,我們也要尊重他人的存在,每個人都有獨立人格,也有做人最基本的道理,這就是維護自己的人格和尊重他人的人格。因此,待人處事,不可蔑視他人的意見,侵犯他人的自主性,人與人間要同心同德、相互尊重、開誠合作,實現共同的意願,如此才能將自己進化成更有內涵的人。
肯定自己 反省自我/馬防部:一兵潘威廷
- 2009-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