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宣導精神講話 打造健康新環境

  • 2009-07-13
 台灣露德協會社團法人蔡黃雄社長日前假梅石中正堂作愛滋病巡迴宣導,強調愛滋病是不會透過肢體的觸碰感染,應時常關懷愛滋病患者,提倡固定性伴侶,防治愛滋病的傳播。(圖/文:張瑞洲)

 台灣露德協會社團法人蔡黃雄社長日前假梅石中正堂作愛滋病巡迴宣導,強調愛滋病是不會透過肢體的觸碰感染,應時常關懷愛滋病患者,提倡固定性伴侶,防治愛滋病的傳播。(圖/文:張瑞洲)

 【特約記者張瑞洲/報導】為了使防區官兵有正確健康的愛滋病防治觀念,馬防部後勤處所舉辦的愛滋病宣導活動,日前由台灣露德協會社團法人蔡黃雄社長假梅石中正堂作愛滋病防治巡迴宣導,強調愛滋病是不會透過日常社交生活,如擁抱、握手、共餐、共用馬桶、一起上班、上課等接觸性感染。有鑑於愛滋病病毒會破壞人體免疫系統,為了防治愛滋病,應有建立正確的衛生安全觀念,並且維持固定性伴侶,如此才能有效防止愛滋病的蔓延。
 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簡稱AIDS),俗稱愛滋病,為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晚期症狀。此種病毒可侵犯並破壞人體免疫系統,使人體免疫能力下降,身體頓時成為無抵抗力狀態,導致病毒、細菌、黴菌、原蟲等可輕易侵入人體,而感染各種疾病,最後因為各種致命疾病的交互感染,使愛滋病成為致命的殺手。
 在愛滋病的傳染途徑上,官兵弟兄要注意的有三個方面,可分為:一、性接觸傳染:與愛滋病患者發生口腔、肛門、陰道等方式之性交行為。二、血液傳染:輸入患者血液、共用針具或器官移植。三、母子垂直感染(妊娠期、生產期或授乳)。
 愛滋病的症狀最可怕的地方在於無固定病情,主要視個人免疫功能、抵抗力強弱會有不同病癥,常見有持續發燒、體重驟減、夜間盜汗、腹瀉,甚至出現肺炎、腫瘤及白色念珠菌症等。此外,愛滋病潛伏期(自感染病毒至症狀出現),通常感染後約六至十二週產生抗體,當抗體尚未產生時期,即所謂「空窗期」。一般自感染HIV到發展成為愛滋病病患,快者半年至五年,慢者七至十年或更久。
 會中,蔡社長也倡導愛滋病的預防方法,首先要加強官兵衛生教育(含性教育),瞭解愛滋病如何傳染,並做適當防範措施,以避免感染。其次要避免婚外性行為,性伴侶愈單純、愈固定,即愈安全。另一方面,正確全程使用保險套,避免體液接觸,有高危險性行為者,如同性戀者、靜脈藥癮者、從事色情交易者及性病患者等,應做愛滋病毒的篩檢。
 目前愛滋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多採用雞尾酒式混合療法藥物,僅可控制病情,延緩發病時間,非根治之藥物。患者必須配合心理輔導及支持性療法,達到補充體力、減輕症狀和降低痛苦效果。所以防區的弟兄要時時提高警覺,不要從事非法的性交易,在服兵役的期間要重視個人衛生習慣,才能擁有一個健康又精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