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義地說,學校是學校,社會是社會,彼此不相干,
但深入地了解:學校也是社會的一部份,因為學校不可
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因此學校青年也自然受社會風氣的
影響。譬如在農業社會裡的學校青年,樸實如農夫,努
力勤勉,肯吃苦耐勞;在商業社會裡的學校青年,靈活
如商人,能夠隨機應變,生活也比較浮華。
但是反過來說,學校青年也會影響社會風氣。現在以
好壞方面來談其影響。好的方面,譬如:學校青年若有
民族意識,強烈的國家觀念。他們把這種觀念和意識帶
到社會去,使國家自然團結;又譬如學校青年有濟貧救
苦,扶助老弱的俠義作風,這種作風帶到社會,使社會
人士也能慷慨解囊,幫助貧困的人;又如學校青年有秩
序講規矩的習慣,這種規矩帶到社會,就不會出現一片
混亂的社會現象;再如學校青年愛整潔和勤打掃的美德
,他(她)到家裡也是一樣,有時也到外面服務,幫忙
掃街道除髒亂,因此也影響了社會風氣,這些都是好的
影響。
其次是壞的方面,像是少數學校的青年喜歡結幫派打
鬥,即所謂太保、太妹之流,因此而促成社會上逞兇鬥
狠的風氣;又如有些學校青年不肯讀書遊蕩好閒,他們
長大
學校青年與社會風氣/東引國中 徐瑋駿
- 200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