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與享受/敬恆國中 鄭鈞翊

  • 2003-06-07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只顧享受,而不願犧牲。他們只看見了人家享受,卻不知成功的人在背後辛勤的耕耘了多久。這種現象,雖然不是非常的普遍,但是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了。 想要享受的同時,相對的,也要盡一份責任。沒有願意犧牲自己的人,就不會有現在富庶的生活。假使我們只是一昧的享受,只讓少數人默默的付出,說實在的,非但對不起自己,更無言以對那些犧牲奉獻的人。 有錢的人,先天具有享受的權利,可以揮金如土,但金山銀山,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如此之人,終究有窮困潦倒的一天,這樣的國家,必定走向亡國的命運;反觀勤奮的犧牲者,不斷的奮鬥,肯打拚、肯吃苦,他們的國家,必會走向美好的康莊大道。 古今中外,許多成功者,比如:愛迪生日以繼夜的發明,為的只是造福人群,最後也創造了良好的生活;孫中山先生挺身而出,對抗腐敗的滿清政府,建立中華民國;史懷哲深入非洲蠻荒地區,替人治病••••••這些只為使大家享福,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令人感佩。 在日常生活上,有些人成績優異,有些人的成績不太出色,姑且不論天資聰穎與否,用功的人主動學習,且在別人玩樂的時候也手不釋卷,這就是他們成功的秘訣。古云:「業精於勤而荒於嬉。」成績優異的人犧牲嬉戲的時間,以至於最後嘗到甜美的果實。 我們雖然無法像偉人們對社會有大貢獻,但是可以從小部份做起,就如同胡適所說:「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犧牲多少,就可以有多少的享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是各位必須謹記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