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敬恆國中 曹惠瑜

  • 2006-12-23
 這週三早上老師利用時間給我們看了一部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是在敘述放牛班的孩子在學校的生活點滴,最重要的是要告訴我們「校園人權」的概念以及重要性,因為我們是學生,每天生活範圍幾乎都在學校之中,所以我們應該要重視自己的生活以及學習權利。
 一開始老師先問我們對於放牛班的印象如何?大家的反應都滿一致的回答說:「混混」、「行為偏差」、「吵鬧」、「髒亂」、「功課不好」…..等等,但在看完影片之後,令我更驚訝的是裡面的小孩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誇張許多,連校長、老師都常不弄清楚事情的是非真假就直接體罰學生,用這種不人性化的方式來處理學生的行為問題,剝奪他們的學習以及表達想法的權利。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也難怪他們一直無法改邪歸正。不過還好後來來了一位很有愛心的老師—馬修老師,這位老師用愛心以及包容心感化了他們,還教導他們歌唱,使這些學生感覺到自己活在這世界上還是有用處的,也讓他們重新找到了自我!
 看完影片後,我深深感覺到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多麼的幸福!我覺得這位馬修老師很偉大,他說:「反事都有可能,永遠別說:『永遠不可能!』」,他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就連學生做錯了事情,他也只是很有耐心的用和藹且溫暖的口氣說道:「這不是你的本性,你知道你可以做個好孩子。」老師用愛、耐心以及音樂的美,點亮了院童黯淡無光的命運,重視學生的生命學習權利,合唱團的行動鼓動了希望的波光,重新燃起了生命的活力,讓這些孩子們的小小世界裡有了音符、也有了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