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我在家尋找書籍,突然看到了一本書,書名為《解憂雜貨店》,我好奇的翻了翻,稍微看了點內容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且愛不釋手,目不轉睛,終究無法自拔的一頁接著一頁看下去。
這本書的作者是東野圭吾,主要內容是在講三位主人翁進到一家雜貨店裡偷東西,在鐵捲門縫裡找到一封信,開始了一場神奇的對話,他們發現古時候的一些人有煩惱時就會投一封信到鐵捲門縫裡,他們必須模仿上位主人回覆,也時常描述那些因為有煩惱而投信的人的故事,有些是家庭因素,有些是錢的因素等,劇情經常轉折,變化多端,令人忍不住想知道故事後來的發展。
我看到了最後,主角們決定去偷某董事長的東西,卻發現那個董事長竟然是其中一個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這事讓他們深感後悔,決定回去還他被偷的東西,然後自首,以彌補自己的罪過。這本書給我的啟示就是人生中,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煩惱,像這本書裡爸爸的公司倒閉,全家要跑路的少年-浩介,放棄上大學,想當音樂人的魚店繼承人-克郎,男朋友得了癌症,想照顧他卻要參加奧運集訓的少女-晴子等,他們都有自己的煩惱,這時我們耐心聆聽,也是一種幫助他們的方法。
這本《解憂雜貨店》好看之處在於每個章節環環相扣,每個人物都糾葛其他的人命運,看似平淡無奇,卻是暗藏玄機,只要跳過其中一頁就會令人不了解故事為何這樣發展,所以這本書才這麼受廣大讀者歡迎。
曾經我有一次惱怒,不小心打破了校內玻璃,非常煩惱要如何賠償二千元的金額,這時我問我的爸爸,問他如何付出這筆錢,他跟我說,做錯事就要負責,但他可先借我錢,之後再慢慢還他,這時我就像求助者,我的爸爸是解憂雜貨店一樣,令我十分感動。
《解憂雜貨店》給我的啟示/介壽國小 陳正丞
- 2019-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