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上報導一位平凡的賣菜阿嬤,她被美國時代雜誌選入2010年48位亞洲慈善人物之一,由於她的善行,讓我覺得她是一位非常值得我學習的人。
陳樹菊是一位家境窮困的孩子,父母以賣菜維生,她十三歲那年,媽媽懷孕,因為難產醫生說要有五千元的保證金,但家裡因為窮困,只好四處借錢,到了醫院,媽媽已經過世。媽媽過世後,就再也沒有上過學了,並過著幫家裡賣菜的生活。
19歲那年,弟弟得了怪病,可是又沒有錢到臺北的醫院看病,後來學校老師發動全校募捐了一筆錢,才把弟弟送到醫院,最後,弟弟還是走了。她歷經了這些傷痛後,決定要賺多錢,來保護家人,並脫離貧困的生活。
陳樹菊為了讓生意變好,她每天早出晚歸,從來不偷懶,她接下了軍隊大訂單,並靠著自己頭腦與堅持,讓生意變得越來越好,也有了一定的積蓄,為了回報母校,她拿出超過1000萬,幫助母校仁愛小學,幫助需要急救的孩子,還為母校建立一座圖書館,她20年來也一直認養貧孤病童,她的這些善行,讓導演李安看見、發現了她,使他的這些善行讓全世界看見臺灣。
陳樹菊說:「錢,要給有需要的人才有用。」 聽完,讓我覺得很感動,因為她把賺來的錢用在需要的人身上,讓他們有較好的生活。我應該學習她有著雪中送炭的助人行為,平時在生活中我就可以發揮愛心幫助同學,長大有能力後,更應該捐錢給慈善團體,因為「助人為快樂之本」,所以幫助別人也能從中讓自己得到快樂!陳樹菊阿嬤的義行是值得我學習的人。
值得我學習的人/仁愛國小 郭子豪
- 20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