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互動中發現自己/臺南一中 黃向暘

  • 2020-12-13
 很多時侯,介紹自己的個性是令人害羞的,將自己說得滿了,別人認為驕傲溢滿;說得淡了,無法凸顯出自身的特質;說出缺點,則懼怕遭受異樣眼光。因此,許多人鮮少深入探索自身人格的特質、生活中的實際定位以及活著的各種意義。
 我從小到大,皆感覺自己只是個再普通不過的人,每次自我介紹,只能怔怔地站在講臺上,至多只能談上幾句「我自某某學校畢業」之類乏善可陳的話語。我自認無甚特殊之處,但卻常保心情愉悅,同學們能夠以輕鬆的心情與我互動,他們認為我彷若和煦的陽光,總散發著光芒,令大家相處和諧愉快。
 我對於自己的評價是如此平庸,但同學們卻認為我樂觀和群,脾氣溫和,這促使我思考,真是如此嗎?然而,許多舊同學在路上遇著了我,都能與我寒暄許久,我想,自己最大的價值就是帶給大家安定的情緒吧!是以,同學們難過之際,會尋著我訴苦,他們認為我能體諒、同理他人的心聲並給予安慰,而這也是我在同儕的鏡影中所瞧見的自己,正因如此,我逐漸明白,認識自己最好的方法就在人際互動中。
 綜括言之,要能清楚自己的全貌是困難的,唯有與生命中有所交集的人們彼此相處,以人為鏡,才能由他們一點一滴的反饋中,發現自己、明白自己、覺察自己,進而走出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