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自由/塘岐國小 劉品陞

  • 2020-12-20
 「自由」是什麼?當我在翻閱地球公民雜誌時,我被裡面的內容吸引住了,尤其是-戒嚴時期的台灣。戒嚴時期的台灣,這主題偏向自由,因為在當時的人民都被限制了自由,所以我想要分享我讀後的三個觀點,有:思想的自由、選擇的自由和身心的自由。
 首先,我想要談論是-思想的自由。如果你一昧的接受別人給的知識,沒有主動去補充其他的知識,也不咀嚼、思考這些知識,那麼你得到的、吸收的也只不過是別人要給你看的知識而已。
 在戒嚴時期有許多的禁書,但也有許多組織會擁有禁書,也有老師會偷偷參加這樣的組織。他們冒著被處罰的風險,給學生們偷偷看禁書,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規矩,也不是因為他們一時衝動,更不是為了想跟學生同歸於盡,而是因為那些老師明白教育的真諦。儘管那些禁書裡也不全是真理,但教育的真諦是-讓學生補充各種知識,而不是只是學習課本的內容而已。知識有很多種樣貌,而我們不能只接受別人想給你的訊息,不思想、不判斷。我們要走出世界,這個世界很寬廣,而不是執著在自己小小的範圍,當一隻井底之蛙,以管窺天。
 再來,我要講的是選擇的自由,我們可以選擇我們看的書籍、吸收我們想要吸收的知識;我們可以選擇做我們想要從事的活動。但是在戒嚴時期,其實你沒有那麼多選擇。你只能接受政府給的,就是不許有其他的知識。禁書裡或許講得不是真正的壞知識,但是因為裡面有一些反抗政府的內容,跟政府想要洗腦的知識相反,所以那些書籍就變成了禁書。
 而在那時,有許多人為了自身安全,選擇了放棄知識的散播,但有些老師選擇了犧牲。他們在選擇給孩子禁書的那一刻,他們就知道了自己的命運,也許自己的犧牲微不足道,但他們卻無怨無悔,義無反顧地推動知識的傳播。希望用自己的犧牲喚起大家的良知,他們也許只是戰爭中的一部份犧牲,卻是歷史上偉大的無名英雄,他們在盡應盡的義務,因為他們不想讓學生被政府洗腦,當一個個唯命是從的魁儡。這讓我非常佩服那些老師,用自己的犧牲,成就學生們成為一個有遠見,向偉大、長遠目標前進的人。所以,我們其實對自己的人生都有選擇權。只是選擇之後,自然也有必須要面對承擔的結果。
 最後,我要說的是-身心的自由。我想,大家在寫功課的時候,都會有想出去玩的衝動吧?然而,你想要的自由,它的根本是要建立在尊重上面。尊重他人也有自由,不要用自由一詞去踐踏對別人的尊重,我們才能真正擁有自由。和以前的人相比,我們現在其實很自由,可以選擇想要從事的活動、想看的書籍、想講的話。如果我們不能懂得自由的真諦,做到尊重他人,其實就是傷害自由。所以我們自由的生活時,千萬不要得寸進尺,做些太過分的事情。
 我很喜歡地球公民這一系列的雜誌,它讓我對這自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希望經過我的說明,你也能珍惜這得來不易的自由,愛護它並尊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