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溫蔣勳先生的著作《手帖—南朝歲月》一書,心中對生死離別的感觸特別深刻。隨著新冠病毒的無情肆虐,疫情未曾稍歇,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且最近又發生花蓮太魯閣號出軌造成多人傷亡的憾事,生命價值裡最重要的安全感幾近覆滅。
我們當然無法對逝者親人所承受的痛苦有任何詳實的感受,但不斷有哀禍傳來,人們的惻隱之心也隨之高漲,我想他們這時的心情應與王羲之在它的信札裡所書寫的感受並無二致吧!在他們充滿艱難、劇痛與磨難的生活境遇中,患者的親人們似乎只能重複用「奈何、奈何」來述說心理的虛無幻滅,對生命的悲痛不捨,喪亂至極的滋味,苦的令人難以下嚥。
不過,我們也常在尋找心靈的出口。身體的疼痛、心靈的創傷雖無法一下子平復,但真切地噓寒問暖卻也舒緩我們的心靈,就像蔣勳先生在此著作中提到的「人生矯情,但到了憂患,最本質的關心往往也只是一兩句簡單而平凡的問候」,「你好嗎?」應是此時此刻最樸實無華,讓人得到寬慰的話語。
問候作為最溫暖的生活註腳,與親人、朋友間多些關懷,傳遞美好的生命信念,就是我們最敦厚、最率性、最真實的人生。
問候是人生最大關懷/雲林斗六高中 李郡益
- 2021-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