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處處是高壓環境,當缺乏自信時,便容易落入自我懷疑,接著開始和他人比較,越比越瞧不起自己,終至自我放棄;倘若走不出自卑的輪迴,生命也將失去色彩。
參加學校營隊時,我曾陷入一段極度的自卑,一向自視甚高的我總想著為團隊做什麼,卻因不夠積極主動且經驗不足而四處碰壁,好不容易有了著力點,又在同伴們的熱心下變回無業遊民;「他們那樣做是瞧不起你,你--一無是處、什麼都不是!」灰暗的情緒彷彿烏雲遮蔽了陽光,無助又害怕的我竟沒有一絲抵抗能力……;直到活動的真心話時間,隊友一個個發表感想,我才明白那是出自彼此關懷、想為對方做更多事的舉動,瞬間我頂上的烏雲散去,開始享受這段旅程。
人為什麼自卑?這沒有標準答案,但我認為,「認同需求」是喪失自信的主因,努力的同時,我其實很渴望他人的肯定,好勝心亦希望能戰勝其他競爭者,若能獲得認可,像打了一劑強心針,讓我相信前進的方向是正確的,接下來就昂首跨步向前;相反的,就好像獨自探索一條陌生的路,充滿了猶疑與瑟縮。自卑感一直存在,只待心裡有所保留、遲疑時趁隙而入,叫人防範不及;「愛自己、做自己、相信自己」看似老生常談,卻是自卑的天敵,當你能擺脫桎梏,成為情緒的主人,就不會讓自卑掌控人生的走向。
《被討厭的勇氣》書中提到:「人只有在覺得「自己有價值」時,才會感受到「貢獻感」,才能夠擁有勇氣。」「勇氣」就是克服困難的活力,缺乏勇氣的人,一旦遇到困難,就會墜入人生的黑暗深淵,只有你能創造自己,只有你能決定今後的人生。自卑是毒,也可以是藥,當你明白自己的不足,其實就獲得了推動前進的力量;蹲下是為了躍起,生活的種種逆境無不在激勵成長,當我們正面迎戰,便有機會創造更精采的人生!
不要被自卑掌控/台中龍津國中 楊宇棠
- 202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