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疲憊不堪的業務員,坐在一列長途火車上,
但他實在無法入睡,因為隔座有個哭鬧不休的嬰孩,而
那位年輕的父親似乎手足無措的照顧著。
這個業務員終於忍不下了,叫著說:「你為什麼不把嬰
兒交給他媽媽,好讓我們大家可以安靜安靜的睡一下?
」
「朋友,對不起」這個神情沮喪的父親回答,「我也
希望我能這麼做,但我妻子昨天在醫院過世了。她的遺
體在前面的貨車廂上,我們正要將她運回去安葬。」』
人往往只看見事情的表面,知道真相了,又對自己的
論斷感到歉咎與不安,再說任何的抱歉恐怕也無法彌補
別人內心的創痛。見識淺薄的人只因一個表象,就斷定
一件事,因為他想不到其他的「可能」、「或連lash;」有位
老師拿出他唸高二兒子的照片,照片中他在流眼猖lash;,問
學生:『你們想想,他發生什麼事呢?』有同學說是「
一定是被女友甩了」,也有說是「考試成績不理想」、
「錢包被偷」....,老師說:『都有可能,但他是
因為幫他媽媽切洋蔥才掉眼猖lash;的。』」任何情況都有可
能,我們不能單憑一點就下定論。
有些人失常的表現,或連lash;是因為遭逢巨變。「一位作
家的親身經歷,曉薇長得眉清目秀
不能祇看表面/馬中 陳致元
- 200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