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的趣味/東引 黃榮龍

  • 2002-01-21
 談到中國古典文學,一般給人的印象不外是艱澀難懂
,讀起來又曠日費時,雖然有其一定的價值存在,但會
選擇原文古本來駒lash;讀的喜好者已經日漸減少了。不過,
若真的有心欣賞,比較起來「唐詩」應算是較為簡單,
而且容易朗朗上口的選擇。

 記得是在大學的時候,開始有了深入接觸到唐詩的機
會,後來並慢慢地培養成一種喜好。大家耳熟能詳的「
唐詩三百首」,就是我最先著手入門的科目,信手翻來
,趣味橫生,若真的把它當成教科書死記活背的話,那
就真的是死腦筋了。詩之所以優美,讀起來令人感動,
在於讀者是否能體會作者的心境,譬如說李白在「月下
獨酌」有一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若沒有
用相當閒雅的心境去體會它,大概很難懂得這老醉翁在
喃喃囈語些什麼吧!「三人」是指哪三人呢?原來是月
亮、李白,還有李白自己的影子。一個人喝悶酒,還可
以喝出這種情趣來,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舉一個
例子,李商隱的「錦瑟」中:『滄海月明珠有猖lash;,藍田
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在
自己也有了一定的人生歷練後,個人覺得這我最喜歡的
一首詩,雖然寫的撲朔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