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那樣的意境,那樣的
況味,恐怕祇存在於田野上、鄉村裡、農舍中。而根據
我生命的體驗和童年的經歷,聽得最多的不是黃鸝,也
不是喜鵲,而是一種極普通的鳥,是麻雀。無論春夏秋
冬,也無論雨雪陰晴,當你還在夢中,或似醒非醒之際
,常常有鳥聲傳來,嘰嘰喳喳,時斷時續,若有若無,
從木格子窗外飄入枕上-那是麻雀,鄉間無處不在的麻
雀,於是,你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一句禪語:「清晨的
麻雀是一種佛音」。
祇要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肯定地說,都會知道麻雀
,因為這是一種離人群最近的鳥,他的窩多建在人們住
房的屋簷下、牆洞裡。因此,在鄉下,人們又把麻雀叫
家雀。我常常懷疑,鄉下土牆上那些牆洞,就是人們築
牆時有意留給麻雀住的,麻雀們經常從那些小洞中飛進
飛出,自由自在。白天,它們相約飛到野外覓食;黃昏
,它們停在屋脊上,嘰嘰喳喳地講述著一天的經歷,然
後躲進那個舖滿雜草和羽毛的窩裡歇息。遇到雨水天,
它們的羽毛都被淋濕了,祇好躲在屋簷下,如若窩中還
有幼鳥,那麼它們竟會像閃電一樣射入雨中,去為兒女
們尋幾條小蟲或別的食物。那種情景,讓人
麻雀/楊圭臬
- 200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