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生命的幽谷/吳天培(標準檢驗局)

  • 2002-04-06
 禪宗大師夏樂蒂•白克(Chaylotte Joko Beck)在
(每日禪學)一書中,談到針對我們感到困擾的情緒和
想法,創造「一個更寬廣的容器」之妙用:「我能因此
而掌握調適生活中的各種歷練,而非被其挾制或打倒。
」容器接受各種生命事件,而不被某種情緒或思想綑綁
,不讓情緒制約了我們的思緒及行為。

 精神界導師雷蒙•戴斯(ram Dass)常論及僧侶所表
現出的一種平靜接納態度,面對凡塵俗事,不論是悲、
是喜,他們僅輕喟:「哦,是這樣啊!」故當我做「睡
前回顧」或以客觀、接納的心態觀察一些生活事件時,
常以這種型態思考,心情頓時轉為平靜。「人生有一恆
常的法則:生命本質不變,四季更迭,物換星移,生命
的軌跡總如常流轉,接受事物的本相,即是人生的奧秘
。」這種全然的接納,是我們一般人認為無法做到的,
但至少我們可朝此目標邁進,去接納個人的不完美、接
納世界的紛擾,如此,我們可以走出生命幽谷,活得更
自在。

 強化個人的中心是探索人類無限可能及潛力的起始點
,當個人立足於中心點上,將更能認清自己的長處與限
制,接受自己的夢想和期望的現實面,了解實現理想所
應付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