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莊子」的哲學/陳寶明(馬祖)

  • 2002-04-18
 (續昨)
盜跖是古代的大盜。

 有一天,盜跖的手下問他說:「盜也有道嗎?」盜跖
說:「怎麼沒有?」做大盜的人,能預先猜出房子裡的
財物在哪裡,叫做「聖」。偷東西的時候,一馬當先,
叫做「勇」。偷完以後,最後出來,叫做「義」。判斷
情況能不能下手,叫做「智」。把偷來的東西分的很公
平,叫做「仁」。如果不能具備這五種道德,而想成為
一個大盜,天下是沒有的。

 這樣看來,善人得不到聖人之道,便不能成其為善人
;壞人得不到聖人之道,也不能成其為壞人。但天下畢
竟善人少而壞人多,那麼聖人對於天下也就害多利少了


 本篇要旨:莊子生活在亂世,強凌弱、眾暴寡,他看
得太多了,所以才會感嘆那時世上壞人多,善人少。他
假借盜跖的話,提醒世人:道德往往也會被壞人拿去做
護身符。壞人如果不假借聖人的道德,可能還成不了大
壞蛋↓大盜。所以老子說:「聖人不死,大道不止」,
便是這個意思。想修大智慧的人,不可不知,不可不辨


 莊子胠篋第十••••趙國的美酒(譯):

 楚王有一次,大會天下諸侯,魯國和趙國都獻上美酒
。魯國的酒味淡薄,趙國的酒味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