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種學習的過程,由於作家個人累積的生活與
創作經驗不同,創作的過程(或寫作的模式)彼此也就
不太一樣,從青澀到成熟,自模仿到卓然成家,歲月磨
練出來的技巧與智慧便格外重要。
初始寫作的人,往往把創作的焦距集中於一己僅有的
經驗,而且通常是「有所感而發」,抒發的切身感受最
深的情感。然而,由於技巧的生澀、經驗的不足,這類
抒情小品(新詩、散文、敘事不全的短篇小說)很容易
流於濫情,「紅樓夢」裡有云:「滿紙荒唐言,一把辛
酸猖lash;,都云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正是這類「為賦新
詞強說愁」的作品最佳的寫照。
如果初習寫作的人一開始不因接連的挫折(譬如被退
稿)而中輟,那麼隨著創作經驗的累積以及生活駒lash;歷的
擴大,便會慢慢地把他的焦距向外伸張,此時可能越過
一己固有的經驗範圍,向其他未親身接觸的生活領域試
探,筆下所描寫的可能從自己、家庭、學校、社團進而
橫跨到社會、民族;以詩的創作模式為例,將會脫離「
先寫內文再找題目」的方式,轉變為「先定題目再寫內
文」的方式。這種創作過程的轉換,有「從感性到理性
」的意味。
所謂「理念先
「理念先行」的創作/周瑞玉
- 200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