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人生的主要關懷/吳天培 (標準局)

  • 2002-04-18
 如何獲得幸福、如何保有幸福、如何恢復幸福,事實
上是在任何時代,大部分人情願做的,情願忍受的一切
事物的神秘動機。倫理學的唯樂學派(hedonlstic sch
ool),完全由不同的行為所帶來的幸福經驗或不幸經
驗來演繹出道德生活。

 尤其在宗教生活中,幸福與不幸福似乎成為其興趣所
環繞的兩極。我們可以瞭解任何持久的熱忱都是宗教,
我們也無須把僅僅發笑就稱為一種宗教的修行。但我們
必須承認,任何持續的喜樂都可能產生一種宗教,這種
宗教出於感恩的讚頌,因為它將幸福的生命視為一種饋
贈,當自然生活的第一個饋贈是不幸,而實際經驗也通
常是這樣的時候,我們必須承認,以較為複雜的方式體
驗宗教是產生幸福的新方法,它同時也是一條奇妙的內
在途徑,引人到達一種超越自然的幸福。

 對連lash;多人而言,幸福感是與生俱來且不可收回的。存
在於這些人身上的「宇宙情感」,不可避免地以熱切與
自由的形式表達出來。我們所指的不只是那些動物般的
快樂,而是那些當有人把不幸展現在他眼前時,會積極
地拒絕感受這些不幸,彷彿這些不幸是什麼卑鄙與錯誤
的那些人。我們在每一個世代都會發現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