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動文化的土壤/文:曹楷智

  • 2001-10-26
(續昨)
閒置空間再利用-藝術村

 芹壁村、牛角村、福正村及后澳的閩東閒情,除了是
城鄉新風貌的案子,它同時是聚落保存、歷史建築、美
化傳統空間、社區總體營造及閒置空間再利用等眾多案
子的綜合體。南竿鄉牛角聚落保存的夢想,是希望老街
復甦,社區再生,傳統建築無論精緻亦或是粗曠,畢竟
它們都具有悠久的歷史,具有生命力的。他們有的建造
只有幾十年,十分克難;有些具有百來年,它們分別隱
藏著馬祖先民辛酸血猖lash;。城鄉新風貌現階段在牛角規劃
了一間咖啡屋、一間酒館、一間民宿及一間茶館,另外
還有一間藝文協會的辦公室,狀若杓子,分布在大澳。
福正村一切都很簡陋,尚需有關單位及專家學者伸出援
手,東莒文化促進協會做的很辛苦,沒錢、沒人、沒資
源,難怪劉議員會發飆。北竿鄉芹壁村由先前的文化工
作坊改成營業用途,民宿、咖啡屋亦有規劃成藝術村的
構想;惟此一創見並非建設部門的職掌,其缺口應該由
文化部門共同來協商。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是,城鄉工作
室修再多的古厝、傳統建築,除了發包給民間經營外,
根本無暇兼管文化藝術活動。連江縣何其有幸先於全國
各縣市成立城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