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寫在前面
詩經有云:「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即明訓語言文字
展現思想的趨向深度;而「語文教育」的作用在於養成
學生靈活運用語言文字,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論語中
「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更道出透過語文思維的統整轉
化、創造,才能與生活發生共振。
我國的語文教學是屬於工具學科,是為學生將來生
活日用所須;所以目前各級學校都設有語文課,雖然科
目名稱稍有不同,(國中以上是「國文」,國小以下是
「國語」或「語文領域」)但授課內容卻大同小異。
印象中的語文科教學,大都是由任課教師在上課之
前,先就教材內容,擬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方法,準
備學習教具,並在過程中不時的參考「教學指引」及周
邊資料進行課前預習,或指定學生習作課前準備或蒐集
相關資料等,然後在授課時由字、詞、句、文漸漸進入
聽、說、讀、寫、作的「文學」世界。
二、深入叢林
九年一貫的精髓是要教師們拋棄數十年不變的注入式
填鴨教學,讓學生們在教中學、學中做、做中思,然而
當前教師們在所謂的「教改」和「升學」的雙重壓力下
,可能拼湊出的理想版圖究竟能有多少?對於語文教學
讓我感到迷思的有下列幾點:
1、當我們認
語文科教學反思/劉碧雲(東引)
- 200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