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笛•琴•瑟/江文勇

  • 2003-01-03
  今之樂器,簫笛是最普通的,然古制實有所不同,
茲先談簫,「雅爾釋樂」:「大者謂之簫,小者謂之筊
,」注:「大者編廿三管,長尺四寸;小者十六管,長
尺二寸,」或曰:簫之制,據各書所載,各互有殊,要
之,古代之簫,皆排各管於一處,「朱子語錄」:「雲
簫方是古之簫,雲簫者,排簫也。」今世以單管者為簫
,實即古代之豎笛耳。
 
 至於笛,據「續通考」之「樂考」云:「笛以竹為之
,長一尺六寸,圍二寸二分,上開一大竅,名曰吹竅,
徑三分半,吹竅至第一孔,離三寸二分,餘孔皆離五分
,下有穿繩。對開二小眼,第六孔至穿繩眼離一寸二分
,繩至本一寸三分,除吹竅凡六孔。」而笛之古制,已
不能詳考。

 「史記、氾睢傳」:「伍子胥至於陵水,無以餬其口
,鼓腹吹箎,吃食於吳市」,徐廣注:「箎,一作簫。
」「例仙傳」載:「簫史者,秦穆公時人也,善吹簫,
能致孔雀、白鶴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
女妻焉,日教女作鳳鳴,居數年,吹以鳳聲,鳳凰來止
其屋,公為作鳳台,夫婦止其上,不下數年,一旦偕鳳
凰飛去,故秦人為作鳳女祠於雍宮中,時有簫聲而已。


 梁簡文帝「祠伍員廟」詩:「引潦承椒奠,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