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一日是中華職棒另一個新紀元,因為自以為「正統」的中華聯盟歷經十四年的風波,此刻在「分久必合」的慘酷職場競爭中,未來是否走的更穩健,就看經營者如何誠實、誠懇面對全國熱情的球迷。而這一次新的球季打出的「精神標語」--中華職棒G○一四(意思),中華職棒現在的表現夠意思嗎?對於長期關注台灣棒球發展的筆者也有些微詞: 首先是職棒的合併其實是兼併有些為德不卒:中華職棒發展曾經風光一時,但歷經黑金介入而折損了時報鷹隊,後來因為中信鯨與聲寶隊之間為了成為第六隊之爭而有那魯灣聯盟的「獨立」,以致小小一個台灣竟然有兩大聯盟、十支球隊,之後的比賽可看性下降。然而後兩造之間的爭執、較勁並沒有因此而退燒,眼見兩敗俱傷在即,味全龍、三商虎以自願「繳械」方式犧牲了所屬球員、從頭支持到底的球迷。直到去年因為那魯灣大聯盟這一方已經欲振乏力了。但因為陳總統的牽線,終於在今年初簽約整合,也就是說除了原來四支中華職棒球團不變,那魯灣整編為兩隊,在一片優勝劣敗的汰弱輔強,維持一定水平的職業運動競爭市場中,或許後市看好,但是在這一波淘汰中,兩造簽約中的「永不錄用」條款,讓當初由中華到台灣大聯盟的十位「叛將」從此失業了。當年一手運作包括洪一中等好手跳糟的邱復生、陳盛沺兩位大老闆,這一刻保持冷漠與噤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當初十位叛將是如何的被尊重、禮遇,到頭來卻被棄之如蔽屣,是可忍,孰不可忍呀!偏包括以洪瑞河(兄弟象)、林蒼生(統一獅)等領隊堅持反對當初叛逃的選手,至此,在爹不疼、娘不愛之下,一世的英明如李居明、呂明賜等人從此在棒球場上消失,有這樣寡情的體育環境嗎?讓人遺憾呀! 其次運動選手的跳槽是罪及大逆不道與永不錄用----不無爭議,「良禽擇佳木而棲,良臣選明君而輔」,這是千古至理經驗、原則,或許洪一中等當初受到新聯盟成立的「利誘」而跳槽,以致使原東家「失血」,但是在合約期滿之下結束彼賓主關係,如此與歌手、演員與相關公司告別揮手應是一樣道理。偏偏中華職棒球團主事者視十位叛將如「禁臠」,寧可冷凍,也不要外送,寧可自生自滅,也不願外借,或許在稍早是法院做仲裁,到如今由新球季做折磨,這些一生有泰半時間為國爭光、與棒球為伍的「明星」們,卻落的窮苦潦倒下場,或許這是他們「判斷」有問題,但在充滿人情味的台北天空,「斯人獨憔悴」,與其他現役球員「冠蓋滿京華」強烈對比,忝為球迷怎能不為之抱屈?因此希望勞委會、勞工局等單位要出面解決問題,再說這也是職場上的一大勞、資糾紛呀! 最後從這一場紛爭、抗爭之中我們學到了職場上的競爭是冷酷的,「適者生存,不講人情」對於球迷而言,有不得不接受的悲劇畫面。當強者佔了上風固然可以很嗆聲,並對昔日的叛徒全面封殺、報復,但如果多一些「以德報怨」,這一次職棒一四(意思)會更值得欽佩,何況十名叛將中身手依舊者多有,如洪一中還是最近世界、亞洲盃中華隊中當家捕手,如果因此缺陣,新的球季可看性不是大打折扣?還有這些叛逃球員如果能有「光榮」引退場面,相信中華職棒聯盟會讓更多球迷窩心,進而真的「一統」台灣職棒球場;另外屬於台灣大聯盟球員記錄並不被「承認」「這也不是一種強併弱應有的表現,如果能亡羊補牢或許將稍早屬那魯灣聯盟的球迷可以增加更多向心力呀,畢竟職棒要走的更長、更久遠,與人為善,和衷共濟的胸襟不能沒有啊!是盼!
運動人生話職棒/林泉利(台北新店)
- 200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