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俗子,誰都會被小人陷害過,重要的是要吸取經驗教訓,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對於一時認識不清的人要格外「謹慎防範」,尤在使用不瞭解的人之前,一定要對他經過嚴格的考驗,遇事多聽別人的意見才作「定奪」,能有這樣的慎密思慮過程,您的吃虧上當或受人陷害的機率,必能降至最低。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的某一位下屬是個壞人,背叛過自己,卻存著「僥倖」的心理,相信他能悔過自新、痛改前非,不加提防的結果,就是再一次「吃虧上當」。這種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人,只相信自己的思維,而不相信別人的教訓結果可想而知:::。 「小人」歷來是受人鄙棄的,因為在一個團體裡,如果「小人得勢」,那好人「就會遭殃」,朋友,若您在職場工作年久,相信多少看到發生在您周邊的上述狀況。然而,要識別一個是不是「小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小人往往「虛情假意」,處心積慮地為「己利」想要「欺騙」別人;小人往往「面善心惡」,行事不露聲色且「擅長偽裝」。小人會為一己之私利,不惜損害「團體的利益」。但是,小人再怎麼「狡猾」,總會有破綻可尋,總會有防範和識破之道可循,關鍵則在於您是否用心或具有冷靜思維及識別能力。「惡人」也是小人中的一種。惡人通常指那些陰險狠毒,「不擇手段」去算計別人的人,這種人是那些小人中「危害性」最大的,也是最應該「特別防範」的一種人。因為無論在任何職場裡,總有一些「善良」的人,會被「猶如毒蛇」一樣的惡人所欺騙、陷害。對於這種人如果不多加警惕,心慈手軟存著「婦人之仁」,終遭其害而難逃他們的毒手。另外,有一種人能夠認清陷害過他的惡人,拒他們於千里之外,因此不會再受傷害。但是,對於沒陷害過自己的惡人卻「認識不清」,儘管有人一再警告,但是因為沒有領教過這種惡人的「狠毒」,因而不加提防,直到遭遇不測,才「痛心疾首」而恨之入骨。因此,在熙熙攘攘職場人群中,能夠把惡人操縱於自己的「股掌之間」,才是用人的高手,管理上的菁英。這樣的人,他善於觀察、學習,能夠認清社會上的好人與壞人。 善於掌握壞人的「行為軌跡」,善於汲取前人的「經驗教訓」,學會掌控惡人,馴服他、操縱他和防止被他陷害的全套本領,這才是對付惡人的「最高境界」。朋友:在人海洪流中,每個人身邊總會有幾個惡人,這些惡人猶如是身邊一顆顆隨時會爆炸的「炸彈」。他們總是到處「鑽營使壞」,他們表現善意並不是要幫助人,而是想利用別人、駕馭別人,對於這種人,尤其身為機關單位或企業團體的主官管,縱然目前他未曾傷害您,但您若不能讓他馴服您的權威之下,則斷然「除惡務盡」,徹底把驅他出您的團體。否則,留著這種不肖「小人、惡徒」,必定搞得單位、團體「雞犬不寧」,讓您的善良同僚、部屬受害不淺啊!但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小人的「奸詐邪惡」絕不會寫在臉上,反而會戴著「偽善」的親切面容,所以要防範惡人,真不是件容易事。就是因為「難」,所以更要特別注意,就筆者人生歷驗,僅提供以下二種淺見,期望能夠幫助您提防小人。其一:首先「不露聲色」裝著糊塗,也就是讓別人摸不清您的底細,不隨便露出自己個性上的「弱點」,不輕易顯露自己的「慾望和企圖」,儘可能不露鋒芒,不得罪人,尤其不要太過坦誠。當別人摸不清您的底細,自然難以輕易利用您、陷害您,因為您讓他們沒有下手的機會。誠如兩軍對仗,一旦虛實被「窺破」,就會給對方可乘之機,「防人」也是如此。當然,話說回來,假如為了提防別人,而把自己搞得神經兮兮,不僅可能失去「朋友」,弄到草木皆兵,反而自己會成為眾人排擠的目標。當然,這要看您的智慧與拿捏分寸了。但無論如何,在目前現實「功利」社會中,防人之心還是要有的。其二:是「洞悉人性」,孫子兵法強調「兵不厭詐」,爭奪利益之時,人心往往「險詐」的令人不敢相信,因此對他人的動作要有冷靜客觀的分析判斷,實在有此必要。 朋友:提醒您,在您周邊凡是不尋常的舉動,都可能包藏著「不軌」的意圖,若您能把這些動作和自己所處的環境一併「冷靜思考」,便可發現其中的「奧秘」,進而明瞭小人心中究竟在打什麼算盤。最後引用法國哲學家安格爾的一句話:「沒有行動的信念不是信念,它只能是一種自負,信念只有在積極行動中才能夠生存。」朋友:您對這句話能體會出什麼?
《浮世心得論》您要慎防身邊的小人/丘吉幹
- 200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