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您以前是如何地以「創意」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嗎?也許您確實運用過「結構」、「組織」、「規律」、「調整觀察層次」以及「改變觀察角度」的技巧,有效地提出了完美的解決方案;但是這種下意識的行為,畢竟只是因緣際會,誠所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無意識行為,雖然應付了一時的困難,卻也不是一個可取的長久之道。 積極地靈活運用「結構」、「規律」、「調整觀察層次」以及「改變觀察角度」,是增加創意以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但是,要如何規劃並培養這種運用的能力呢?譬如說,您的業務發展一向順利,這兩年卻停滯不前,顯然是遇到了瓶頸。您有計畫地邀集了公司股東、經理以及重要業務主管,共同舉行多次嚴肅的業務工作檢討會議。會議中,大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誠意地交換了對業務發展的意見和看法;股東、經理以及業務主管,分別以各個不同的觀點「角度」,提出他們對於業務執行、未來發展、面臨困難……等等實際情形不同的感受與意見。您因而具體地把握公司業務瓶頸的「結構」、「組織」、「規律」,清楚地瞭解公司問題的所在。您又另外分別邀集您的客戶、同業、供應廠商……徵求他們以一個與公司關係密切的事業協力伙伴的身份,誠摯的對於公司的營運,提出各項應行興革的批評和建議。在這種不同「層次」意見當中,您更加廣泛地瞭解了公司業務,在外在的條件下,他人中肯的看法,使您更客觀地確定了問題的癥結。這些不同「觀察角度」和不同「觀察層次」的觀察結果,所產生的各種「結構」、「規律」資訊,呈現給您問題全方位的具體情況。以您對這些資訊的「本能知覺」認知,您靜位冥思,充分運用您的想像力,並且抽絲剝繭地一一研判、分析,以相互驗證過去幾年中穩定發展,所累積的「生活經驗」,再擷取您曾經聽過、看過他人永續經營的成功經驗和典範以後,您終於發現解決問題的美好「創意」。 解決方案的研擬與醞釀,就是需要這樣有計畫地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有意識地運用觀察的技巧與功夫--「結構」、「組織」、「規律」、「觀察層次的調整」以及「觀察角度的改變」,再透過思維的推想與想像力的運作,輕而易舉地達到您預期的目的。在整個解決方案研擬與醞釀過程中,要注意的是,觀察技巧中的「結構」、「組織」與「規律」提供了您對於觀察客體的觀察方向,而觀察技巧中的「觀察層次的調整」以及「觀察角度的改變」,才是您以觀察主體的身份,所必須把持與掌握的觀察程序。「觀察層次的調整」以及「觀察角度的改變」,協助您切入問題的核心,引導您實際運用思維解決問題的契機。很多人在面臨問題的時候慌了手腳,不知如何處置,完全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利用觀察技巧中最重要的步驟--「調整觀察的層次」、改變「觀察的角度」。 觀察的「層次」琳瑯滿目、變化萬千,就以個人的問題來說吧,它可以低到自我的利益、本能的需要……,它更可以擴充到家庭、社會、國家、民族,以至於世界、人類……的層次。在前述公司業務發展的例子當中,股東、經理人以及業務主管等,對於業務的檢討是一個「層次」,他們以公司「自身」的層次,瞭解了公司業務的得失,客戶是一個較高的「層次」,他們以他們的需要,引導公司業務發展方向的層次,提出了他們觀察公司業務發展的意見與看法;供應商則是另一個較低的「層次」,他們以提供勞務獲取所得的「層次」,盡情闡述了他們的反應與感覺。對於問題的觀察,越是能擴展視野,遊走於這些不同的「層次」,越有更客觀有效地掌握問題的「結構」、「組織」與「規律」的正確原貌。 因為觀察者所處的立場、身份……不同,觀察問題的結果也會有所不同,這就是「觀察的角度」。公司股東對於業務的考量,極其自然地顧慮到收益是否能夠滿足他的預期,開銷是否超越他已有的投資而必須再行增資……,他以一個「投資者」的角度,對於業務的企求,不外乎更高的報酬率和合理撙節的開支,以決定投資之是否繼續進行、擴張或斷然中止。公司的經理人,理所當然地顧慮到公司運作的策略是否正確、各部門同仁是否敬謹遵循策略的執行……,他以一個受命於董事會,全面負責業績的「經理人」角度,對於企業的企求,不外乎追求更高的利潤,更佳的業績,以決定經營策略是否調整、各部門人事如何協調、精簡,並適才適所地充分發揮每個員工的最大潛力。公司的業務主管則又以「策略執行人」的角度,有其不同的訴求和主張……。對於問題的觀察,越是能開放胸襟,認知於這些不同的「角度」,越是能更客觀有效地周旋於問題「結構」、「組織」與「規律」的廣泛內含。 「觀察層次的調整」還必須適當地配合「觀察角度的改變」。在公司內部會議的「層次」,以股東、經理人以及業務主管的「角度」,您得到了同一「層次」不同「角度」的觀察資訊。那麼,在邀集客戶傾聽客戶「層次」意見的同時,不妨也分別會晤客戶的股東、經理人以及業務主管,請他們以不同的角度,分別坦率地表達他們的意見--您又掌握了另一個「層次」上不同「角度」的觀察資訊。在邀集供應商傾聽供應商「層次」意見的同時,也分別會晤供應商的股東、經理人以及業務主管,請他們以不同的「角度」分別誠摯地表達他們的看法……。「觀察層次的調整」與「觀察角度的改變」,如是產生了倍數效果的量變與質變,您成功地運用了觀察的技巧,因而完全擺脫了傳統思維的桎梏與窠臼,您當然不再迷失,不再徬徨地無所適從,反而明確地找到正確的思維方向與目標,提昇您成為一個優秀超群的領航者。
論「調整觀察層次」與「改變觀察角度」的交互運用/丘吉幹
- 200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