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台灣東海岸/陳寶明

  • 2003-04-25
雪山山脈、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造就了花蓮和台東的純樸「後山」似乎是「封閉與落伍」的象徵隨著時間季節的變化東海岸則變換著不同的容貌在西海岸因環境汙染而付出慘痛的代價淨土正悄悄地訴說著滄海桑田的故事東海岸重要史前遺址甚多舊、新石器時代的先陶文化、繩紋文化、巨石文化及晚期的阿美文化均呈現出先民智慧的結晶變化恆常地進行著美麗多變的海岸線物換星移般遞嬗岩岸、沙灘、礫石灘、海崖還有海灣海岸階地、珊瑚礁、岩台、海蝕溝、海蝕柱還有海蝕洞詭譎奇特的岩石縱橫,龜陣岩、蜂窩岩、菌狀岩、青蛙岩與豆腐岩假日湧入一波波遊客,聽潮聲、觀日出或嬉戲拍照留影沿海岸公路南下,旱田、水田、椰林與木瓜園交替路邊攤木瓜、荔枝、釋迦、西瓜和椰子…等身旁綠油油的梯田,曬榖場上喧鬧爭食的麻雀綠野、溪流、路樹、農舍、耕牛等田園景緻迤邐而去杉原海水浴場的滑水、帆船與潛水,典型的海岸遊樂園地浴場南北兩端,各種軟珊瑚群及熱帶魚,美不勝收步行海岸公路伴著藍天碧海搖曳的椰影南國風情,映入眼簾三級古蹟中的「孕婦石」與岩棺還有海岸山脈第一大河———東河(註)春去秋來鳥友觀賞水鳥棲息東河橋(距離出海口僅三百公尺)馬武窟溪河口曾是過往的先民的遺址隨著地層隆起與山土沖積,先民代代興替更迭滄海桑田絕不是真實的容貌,物換星移更非人的智慧所能控制如浮雲般輕輕飄過東海岸地表,悄悄刻鏤短暫容貌的記憶才是永恆 註:東河原名大馬武窟,又稱大馬,馬武窟溪是發源於海岸山脈的第一大河,上游分南北兩溪,在泰源村會合後蜿蜒東流,至東河與小馬間注入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