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三月十五日新公布名稱,在這之前稱非典型肺炎。此事件開始於二○○三年二月二十六日越南河內的一位美國商人發病就醫,後來送香港治療後死亡。之後在香港、越南陸續出現非典型肺炎合併有呼吸道衰竭案例。感染特點為發生瀰漫性肺炎及呼吸衰竭,因較過去所知病毒、細菌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嚴重,因此取名為嚴重急性吸道症候群。 SARS從那裡來? 目前來源不明,不過一般認為可能的源頭來自大陸二○○三年一月底至二月中,廣東非典型肺炎疫情流行的個案。證據顯示,鑑發的香港疫情,為該廣東教授個案於二月中下旬抵港住宿九龍某酒店傳給酒店工作人員及客人,之後發病住院,因為醫院未能即時發現採取隔離措施,致爆發院內感染,同時藉由受感染之住宿該酒店國際旅客散布全球。 認識SARS ■ 主要症狀 主要症狀為發燒(大於38度C)、乾咳、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胸部X光檢查可發現肺部病變。SARS尚可能伴隨其他症狀,包括頭痛、肌肉僵直、食慾不振、倦怠、意識紊亂、皮疹及腹瀉。 ■ 潛伏期二至七天,最長十天。 ■ 傳染途徑 依現有證據顯示,致病原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需經由與病人的密切接觸,可能是接觸病人的飛沫或體液而傳染。早期發現的病例大部份是照顧SARS病人的醫護人員,或與病人有密切接觸的至親好友。 SARS病例定義 因係新症候群,WHO發布病例定義會隨時修正,請隨時上網查詢。 二○○三年三月十八日發布之通報定義如下: 疑似病例(Suspect Case)。 於二○○三年二月一日之後出現: 1、 發高燒(大於38度C)。 2、 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 並且包括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狀況: 1、 發病十天內曾與診斷為SARS之個案密切接觸(密切接觸指曾照顧SARS個案,或與其共同居住、或曾經直接接觸其呼吸道分泌物及體液)。 2、 發病十天內曾到過有SARS病例集中的地區(根據WHO二○○三年三月二十二日更新資料,包括中國廣東及香港、越南河內、新加坡、加拿大多倫多)。 極可能病例(Probable Case)。 疑似病例經胸部X光攝影判定為肺炎,或有呼吸窘迫症候群(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或個案因無法解釋之呼吸道疾患導致死亡,解剖報告顯示未知原因引起之呼吸窘迫症候群病理變化。 SARS的可怕 目前已知引起SARS的病毒可能屬類副黏液病毒群,其症狀較該群病毒嚴重,不排除為變種病毒,但尚在鑑定中。如證實為變種(全新)病毒,大眾皆無抗體,其傳播力、毒力、致病力均可能較強,病患可能發生肺纖維化,甚至會引發呼吸衰竭而導致死亡。 SARS的預防 ■ 勤洗手 ■ 保持環境衛生及空氣流通 ■ 避免到人群聚集或空氣不流通的地方 ■ 避免不必要的探病 ■ 均衡飲食 ■ 適量休息及運動
什麼是SARS?(SARS防疫專刊)
- 200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