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慈悲心/陳玉梅(美國舊金山)

  • 2003-05-21
 「SARS害我們失業,害我們被軟禁,我們已經兩個禮拜沒工作了,希望我們能趕快殺死SARS::::」傅富英師姐無奈的說著。仔細一想,原來傅師姐說的失業是指因為受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影響,而不得不暫停的療養院探訪。在這非常時期,志工們雖然無法到療養院關懷病人,而他們還是刻不容緩利用時間充電。四月十九日在會所,四十多位的志工們齊聚一堂相互打氣,彼此加油,也藉由切身故事的分享,希望能呼喚出更多的有心人走入「療養院探訪」的愛之路。 一般的想法,較多女性志工走在醫療探訪的路上,其實不然,第一位分享心得的即是莊耀豪師兄。他坦白說出探訪初期的頻頻看手錶,不知該如何著手關懷以及無所適從的心情。且感慨的形容療養院的病人像是在人間地獄,因為在那兒,看不到窗外的天空,由於他們多半是慢性或中風的病人。有的病人除了慈濟志工每週去探望外,沒有任何親友去看他們,有的甚至不知自己是同行,加入探訪;這樣的話,他會有更充裕的時間停留在一個病房多陪陪他們,而不是只能一個病房接一個病房如蜻蜓點水般的滑過。如此懇切的呼籲,感受到的是「有心就不難,用心就是專業」的慈濟精神在耀豪師兄的分享裡一一呈現。 傅師姐發表了她的新生訓練感言:「我第一天做探訪的車程裡,金枝師姐告訴我,做慈濟得『女人要當男人用,女人要當女人用,男人也當女人用』。」這麼一段像繞口令式的告白,先是帶來滿堂的笑聲。她接著說,當時的她想的是怎麼會有這麼語無倫次的話,不過經過兩年多的志工路,她終於明白了這些話的含意。原來指的是志工得具備如獅子般的勇猛和駱駝的耐心以及女性溫柔慈悲的特質。 許素鳳師姐一年前隻身來美國就學,當時的她,想家想的無法專心唸書,天天打電話回台灣,日日以淚洗面,思鄉之苦不斷的糾葛著,甚至想放棄學業,這時,她的大哥(也是慈濟的會員)在電話裡指點了這條愛之路,就這樣開始了她對療養院探訪的工作,「剛開始我真的不知道要做什麼,能做什麼,別人唱歌我跟著啍,別人走我跟著走。」素風師姐說著當初的心情。再再的強調自己探訪經驗很淺,然而年紀輕輕的她,如今能發善心,走在這條療養院探訪的路上,如此的智慧,真是值得喝采。 在愛的鼓勵聲中,愫英師姐堅強的道出六年前的心痛,她談到陪自己的孩子和血癌對抗了七年。在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痛後,愫英師姐病了半年無法走路,而醫生也無法診斷出病因,當醫生建議她讓心理醫生再試試看時,她對自己說,「別人救不了我,我得自救才行」,於是讓小愛化大愛的心念油然而生。一直是慈濟會員的她,立即想到慈濟,一通電話打到會所,就這樣迅速的向慈濟歸隊。照顧病人對愫英師姐而言是得心應手的,難能可貴的是,個性內向的她,為了帶給病人些許的歡笑。「我變得很三八,自己開始扮演小丑,其實我的個性不是這樣的,不過,病人若能因此而開心一點,那麼我也會覺得很溫暖。」愫英師姐這樣娓娓道來。 「療養院探訪」對不少人而言是陌生而帶點畏懼的,聆聽師兄師姐們的分享,相信一定可以鼓勵不少善心出現。這樣的一堂人生課,彷若讓人見到了天使走過人間,是那樣的不經意,卻刻劃了無盡的慈濟心與關懷情。